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7-8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章 中国现代动画简论 | 第10-22页 |
2.1 中国现代动画艺术的发展历程 | 第10-16页 |
2.2 中国现代动画的角色设计 | 第16-22页 |
2.2.1 现代动画概念 | 第16页 |
2.2.2 现代动画角色的重要性 | 第16-17页 |
2.2.3 影响现代动画角色设计的主要因素 | 第17-18页 |
2.2.4 现代动画角色设计的表现特征 | 第18-19页 |
2.2.5 中国动画角色现状分析——中国元素的缺失 | 第19-22页 |
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瑰宝——木版年画 | 第22-37页 |
3.1 木版年画的起源 | 第22-23页 |
3.2 四大木版年画艺术特点 | 第23-26页 |
3.3 中国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 | 第26-37页 |
3.3.1 中国木版年画的表现手法 | 第26-28页 |
3.3.2 中国木版年画的色彩情感 | 第28-31页 |
3.3.3 中国木版年画的题材内容 | 第31-35页 |
3.3.4 中国木版年画的思想内涵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动画角色设计对中国木版年画的借鉴 | 第37-50页 |
4.1 表现手法借鉴 | 第37-39页 |
4.1.1 夸张 | 第37-38页 |
4.1.2 简化 | 第38-39页 |
4.2 形象借鉴 | 第39-43页 |
4.2.1 传统儿童形象 | 第40-41页 |
4.2.2 传统武将形象 | 第41-42页 |
4.2.3 传统美人形象 | 第42-43页 |
4.3 色彩借鉴 | 第43-45页 |
4.3.1 用色规律借鉴 | 第43-44页 |
4.3.2 色彩象征借鉴 | 第44-45页 |
4.4 题材借鉴 | 第45-46页 |
4.5 寓意借鉴 | 第46-47页 |
4.6 思想借鉴 | 第47-48页 |
4.7 木版年画与动画角色设计的融合 | 第48-50页 |
4.7.1 木版年画与动画角色设计相互融合的优势 | 第48-49页 |
4.7.2 木版年画与动画角色设计相互融合的不足 | 第49-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