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9页 |
1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页 |
1.3 研究创新点 | 第10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 第12-25页 |
2.1 创业 | 第12-14页 |
2.1.1 创业的概念 | 第12-13页 |
2.1.2 大学生创业的概念 | 第13-14页 |
2.2 创业学习 | 第14-20页 |
2.2.1 创业学习的概念 | 第14-16页 |
2.2.2 创业学习的理论模型 | 第16-19页 |
2.2.3 创业学习的维度划分 | 第19-20页 |
2.3 创业机会识别 | 第20-25页 |
2.3.1 创业机会的概念 | 第20-21页 |
2.3.2 创业机会识别的概念 | 第21-23页 |
2.3.3 创业机会识别的维度划分 | 第23-25页 |
3 研究构思与理论假设 | 第25-28页 |
3.1 研究涉及变量及其维度划分 | 第25-26页 |
3.1.1 变量内涵 | 第25页 |
3.1.2 变量维度划分 | 第25-26页 |
3.2 研究构思与假设提出 | 第26-28页 |
3.2.1 研究构思 | 第26页 |
3.2.2 研究假设 | 第26-28页 |
4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 第28-32页 |
4.1 问卷设计 | 第28-30页 |
4.1.1 大学生创业学习量表 | 第28-29页 |
4.1.2 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量表 | 第29-30页 |
4.2 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 第30-32页 |
4.2.1 调查对象与取样方式 | 第30页 |
4.2.2 数据收集 | 第30-32页 |
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32-50页 |
5.1 问卷有效性检验 | 第32-36页 |
5.1.1 大学生创业学习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2-34页 |
5.1.2 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量表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34-36页 |
5.2 相关分析 | 第36-37页 |
5.3 控制变量对大学生创业学习和创业机会识别的影响 | 第37-47页 |
5.3.1 大学生创业学习和创业机会识别的总体状况 | 第37-38页 |
5.3.2 性别不同引起的大学生创业学习和创业机会识别的差异分析 | 第38-39页 |
5.3.3 年龄不同引起的大学生创业学习和创业机会识别的差异分析 | 第39-42页 |
5.3.4 专业不同引起的大学生创业学习和创业机会识别的差异分析 | 第42-43页 |
5.3.5 学历不同引起的大学生创业学习和创业机会识别的差异分析 | 第43-46页 |
5.3.6 有无创业经历引起的大学生创业学习和创业机会识别的差异分析 | 第46-47页 |
5.4 回归分析与假设检验 | 第47-50页 |
5.4.1 创业机会的盈利性识别对创业学习的回归 | 第47-48页 |
5.4.2 创业机会的可行性识别对创业学习的回归 | 第48-50页 |
6 总结与讨论 | 第50-53页 |
6.1 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6.2 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展望 | 第51-53页 |
附录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