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1.1 茶皂素的生物学活性及临床应用 | 第11-14页 |
1.1.1 茶皂素的溶血作用 | 第11页 |
1.1.2 茶皂素的抗渗消炎作用 | 第11-12页 |
1.1.3 茶皂素的抗菌、抗病毒作用 | 第12页 |
1.1.4 茶皂素的抗氧化力 | 第12-13页 |
1.1.5 茶皂素的降血脂力 | 第13页 |
1.1.6 茶皂素的生物激素样作用及促生长作用 | 第13-14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茶皂素的抗菌活性研究 | 第15-20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5-16页 |
2.1.1 材料 | 第15-16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16页 |
2.2 结果 | 第16-18页 |
2.2.1 单独用药时最小抑菌浓度(MIC) | 第16-17页 |
2.2.2 体外联合药敏结果 | 第17-18页 |
2.3 讨论 | 第18-20页 |
第三章 茶皂素的体外溶血及急性毒性试验 | 第20-2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3.1.1 材料 | 第20-21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21页 |
3.2 结果 | 第21-23页 |
3.2.1 茶皂素溶血活性测定 | 第21-23页 |
3.2.2 茶皂素的急性毒性结果 | 第23页 |
3.3 讨论 | 第23-24页 |
第四章 茶皂素的亚急性毒性研究 | 第24-37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4.1.1 材料 | 第24-25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4.1.3 数据统计 | 第26页 |
4.2 结果 | 第26-32页 |
4.2.1 大鼠日常行为变化 | 第26页 |
4.2.2 茶皂素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 第26-27页 |
4.2.3 茶皂素对大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第27-28页 |
4.2.4 血细胞形态观察 | 第28-29页 |
4.2.5 茶皂素对大鼠外周血象的影响 | 第29-30页 |
4.2.6 茶皂素对血液生化学指标的影响 | 第30-32页 |
4.3 讨论分析 | 第32-37页 |
4.3.1 茶皂素对大鼠体重的影响 | 第32-33页 |
4.3.2 茶皂素对大鼠脏器系数的影响 | 第33页 |
4.3.3 茶皂素对外周血象的影响 | 第33-34页 |
4.3.4 茶皂素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 第34-37页 |
第五章 茶皂素对小鼠骨髓造血机能的影响 | 第37-47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37-40页 |
5.1.1 材料 | 第37页 |
5.1.2 试验方法 | 第37-40页 |
5.2 结果 | 第40-44页 |
5.2.1 茶皂素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第40页 |
5.2.2 茶皂素对小鼠外周血象变化的影响 | 第40-42页 |
5.2.3 茶皂素对BMC的影响 | 第42页 |
5.2.4 茶皂素对BMC凋亡的影响 | 第42-43页 |
5.2.5 茶皂素对小鼠BMC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43页 |
5.2.6 茶皂素对集落刺激因子(CSF)活性测定 | 第43-44页 |
5.2.7 骨髓造血细胞因子含量的测定 | 第44页 |
5.3 讨论 | 第44-47页 |
5.3.1 茶皂素对BMC数及BMC周期、凋亡的影响 | 第45页 |
5.3.2 茶皂素对CSF的影响 | 第45-46页 |
5.3.3 茶皂素对骨髓造血因子的影响 | 第46-47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创新点 | 第47-48页 |
6.1 结论 | 第47页 |
6.2 创新点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