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渐渗杂交与杂交成种概述 | 第8-12页 |
1.2 渐渗杂交研究中主要采用的分子遗传标记 | 第12-13页 |
1.2.1 线粒体DNA(mtDNA) | 第13页 |
1.2.2 核基因编码的位点——微卫星序列 | 第13页 |
1.3 淡水蟹类渐渗杂交研究 | 第13-14页 |
1.4 长江华溪蟹和河南华溪蟹的分类与地理分布 | 第14-18页 |
第二章 基于线粒体和微卫星标记探讨长江华溪蟹和河南华溪蟹种间渐渗杂交 | 第18-58页 |
引言 | 第18-19页 |
2.1 材料 | 第19-23页 |
2.2 方法 | 第23-25页 |
2.2.1 总基因组DNA的抽提 | 第23页 |
2.2.2 线粒体目的片段扩增和测序 | 第23-24页 |
2.2.3 微卫星DNA扩增、基因分型及数据读取 | 第24-25页 |
2.3 数据分析 | 第25-29页 |
2.3.1 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差异分析 | 第25-27页 |
2.3.2 种群遗传结构分析 | 第27页 |
2.3.3 种群动态分析 | 第27-28页 |
2.3.4 基因流估计 | 第28页 |
2.3.5 杂交个体分析 | 第28-29页 |
2.4 结果 | 第29-50页 |
2.4.1 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差异分析 | 第29-38页 |
2.4.2 种群遗传结构 | 第38-43页 |
2.4.3 种群动态分析 | 第43-44页 |
2.4.4 基因流估算 | 第44-48页 |
2.4.5 NewHybrids分析结果 | 第48页 |
2.4.6 STRUCTURE和FCA分析结果 | 第48-50页 |
2.5 讨论 | 第50-56页 |
2.5.1 河南华溪蟹和长江华溪蟹的渐渗杂交 | 第51-53页 |
2.5.2 深度的线粒体DNA渐渗杂交与轻微的核DNA遗传渐渗 | 第53-54页 |
2.5.3 杂交事件的发生背景及可能过程 | 第54-56页 |
2.6 结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