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31页 |
·引言 | 第11页 |
·脉冲焊接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 第11-22页 |
·脉冲焊工艺的历史与现状 | 第12-13页 |
·高频脉冲电弧研究现状 | 第13-22页 |
·物理场对金属凝固组织的影响 | 第22-25页 |
·电磁场对金属凝固过程的影响 | 第23-24页 |
·超声能量对金属凝固过程的影响 | 第24-25页 |
·航天铝合金焊接的特点与需求 | 第25-27页 |
·航天铝合金材料及其焊接性 | 第25-27页 |
·航天铝合金材料 TIG 焊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 | 第27页 |
·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7-31页 |
第2章 耦合型高频脉冲焊接设备的研究 | 第31-55页 |
·引言 | 第31页 |
·高频发生装置的设计及方案选取 | 第31-33页 |
·耦合脉冲焊接系统高频脉冲电源的研制 | 第33-43页 |
·系统总体构成 | 第33-35页 |
·主电路结构及原理 | 第35-37页 |
·高频脉冲电源控制系统 | 第37-40页 |
·耦合脉冲焊接系统软件设计 | 第40-43页 |
·耦合脉冲焊接系统控制方案 | 第43-46页 |
·耦合脉冲焊接系统的时序控制 | 第44-45页 |
·功率部分外特性控制 | 第45页 |
·高频脉冲电流采样时刻的选取 | 第45-46页 |
·耦合脉冲焊接系统输出性能测试 | 第46-48页 |
·耦合电源功率部分性能测试 | 第46-47页 |
·耦合型脉冲焊接电流波形设计 | 第47-48页 |
·耦合脉冲焊接系统建模及性能分析 | 第48-54页 |
·耦合脉冲系统等效模型建立 | 第48-50页 |
·焊接回路参数及电路工作状态的确定 | 第50-52页 |
·回路参数对脉冲电流的影响 | 第52-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3章 耦合型高频脉冲电弧形貌特征及伏安特性 | 第55-77页 |
·引言 | 第55页 |
·高频耦合脉冲电弧多维动态信息同步采集系统 | 第55-58页 |
·电信号采集部分 | 第56-57页 |
·高速摄像采集部分 | 第57-58页 |
·高频脉冲电弧形貌的特征 | 第58-68页 |
·高频电弧的形貌分析 | 第58-59页 |
·高频电弧压缩现象分析 | 第59-68页 |
·高频脉冲电弧电物理特性 | 第68-74页 |
·脉冲频率对电弧电压的影响 | 第69-72页 |
·高频电弧动态伏安特性(U-I)分析 | 第72-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7页 |
第4章 耦合型高频脉冲电弧的热物理特征 | 第77-95页 |
·引言 | 第77页 |
·高频脉冲电弧光谱信息采集系统 | 第77-79页 |
·光谱诊断系统简介 | 第77-78页 |
·高频脉冲电弧光谱采集方法 | 第78-79页 |
·高频脉冲电弧的热物理状态特性 | 第79-83页 |
·高频脉冲电弧光谱的特点 | 第79-80页 |
·电弧光谱诊断的展宽机制及其应用 | 第80-81页 |
·电子密度的光谱诊断 | 第81-82页 |
·高频电弧过程谱线展宽信息的测试结果 | 第82-83页 |
·高频脉冲电弧的热物理特性分析 | 第83-93页 |
·高频脉冲电弧光谱的特点 | 第83-85页 |
·脉冲参数对高频脉冲电弧热特性的影响 | 第85-89页 |
·脉冲参数对电弧热特性影响分析 | 第89-91页 |
·20kHz 频率附近区间脉冲电弧状态的细致观测 | 第91-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5章 耦合型高频脉冲电弧作用机理的验证及其工艺性 | 第95-115页 |
·引言 | 第95页 |
·试验材料 | 第95-96页 |
·焊接试验设计 | 第96-97页 |
·试板尺寸 | 第96页 |
·焊接电流波形 | 第96-97页 |
·高频脉冲电流作用效果研究 | 第97-100页 |
·电弧声发射系统的搭建 | 第98-99页 |
·高频脉冲电弧声发射信号的测试和分析 | 第99-100页 |
·高频脉冲对焊缝性能的影响 | 第100-111页 |
·高频脉冲能量对气孔敏感性的影响 | 第100-106页 |
·高频脉冲能量对结晶组织的作用方式 | 第106-109页 |
·高频脉冲对焊缝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焊接接头断口分析 | 第110-111页 |
·高频脉冲作用效果验证 | 第111-1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结论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3页 |
附录 基于 DOE 方法的高频脉冲电弧—激光复合焊工艺参数优化 | 第123-137页 |
1 DOE 方法作用及实施步骤 | 第123页 |
2 试验方案设计 | 第123-126页 |
·试验指标选取 | 第123-124页 |
·试验因素及水平选取 | 第124-126页 |
·正交表设计 | 第126页 |
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26-134页 |
·分析方法 | 第127-128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128-134页 |
4 断口宏观形貌 | 第134-135页 |
5 断口微观形貌 | 第135-136页 |
6 小结 | 第136-13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7-139页 |
致谢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