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及修复方法 | 第12-16页 |
1.1.1 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现状 | 第12-14页 |
1.1.2 地下水重金属修复方法 | 第14-16页 |
1.2 纳米零价铁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 第16-19页 |
1.3 纳米零价铁的局限性及改性 | 第19-23页 |
1.3.1 纳米零价铁的局限性 | 第19页 |
1.3.2 纳米零价铁的改性 | 第19-23页 |
1.3.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3页 |
1.4 研究目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23-24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30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6-27页 |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第26页 |
2.1.2 实验主要仪器 | 第26-27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2.2.1 树脂纳米铁处理铅污染动力学实验 | 第27-28页 |
2.2.2 共存离子对树脂纳米铁处理铅污染地下水影响实验 | 第28页 |
2.2.3 树脂纳米铁修复铅污染地下水动态模拟实验 | 第28-29页 |
2.3 分析方法 | 第29-30页 |
第3章 树脂纳米铁处理铅污染动力学研究 | 第30-42页 |
3.1 树脂纳米铁的表征 | 第30-32页 |
3.2 树脂纳米铁投加量对铅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2-34页 |
3.3 初始污染物浓度对铅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4-35页 |
3.4 DO 对铅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5-36页 |
3.5 初始 pH 对铅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36-38页 |
3.6 反应机理探讨 | 第38-40页 |
3.7 小结 | 第40-42页 |
第4章 共存离子对树脂纳米铁处理铅污染地下水影响 | 第42-51页 |
4.1 共存阴离子对树脂纳米铁处理铅污染地下水影响 | 第42-47页 |
4.1.1 Cl-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2-44页 |
4.1.2 SO_4~(2-)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4.1.3 HCO_(3-)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5-47页 |
4.2 共存阳离子对树脂纳米铁处理铅污染地下水影响 | 第47-50页 |
4.2.1 Ca~(2+)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2 Mg~(2+)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48-50页 |
4.3 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树脂纳米铁修复铅污染地下水动态模拟研究 | 第51-57页 |
5.1 树脂纳米铁粉用量对修复效果影响 | 第51-52页 |
5.2 添加活性炭对修复效果的影响 | 第52-54页 |
5.3 地下水流速对修复效果的影响 | 第54-55页 |
5.4 小结 | 第55-57页 |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 第57-59页 |
6.1 结论 | 第57-58页 |
6.2 建议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