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反常色散区中SC产生 | 第10-12页 |
1.2 正常色散区SC的产生 | 第12-16页 |
1.3 论文的工作和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2 光纤中超连续谱产生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 | 第18-32页 |
2.1 光纤中的色散 | 第18-23页 |
2.1.1 色散的定义及推导 | 第18-20页 |
2.1.2 有限元法 | 第20-21页 |
2.1.3 色散数值模拟计算 | 第21-22页 |
2.1.4 COMSOL中网格密度划分对色散曲线形状的影响 | 第22-23页 |
2.2 自相位调制效应 | 第23-25页 |
2.2.1 SPM效应理论 | 第23-24页 |
2.2.2 SPM效应导致的频谱展宽 | 第24-25页 |
2.3 光纤中四波混频效应的产生 | 第25-27页 |
2.4 SC产生的基本理论 | 第27-31页 |
2.4.1 时域GNLSE | 第27-29页 |
2.4.2 频域GNLSE | 第29页 |
2.4.3 数值方法 | 第29-31页 |
2.5 小结 | 第31-32页 |
3 利用正常色散光纤产生平坦可见超连续谱的研究 | 第32-50页 |
3.1 PCF的色散曲线与其结构参数的关系 | 第32-36页 |
3.1.1 保持占空比d/Λ不变,改变空气孔直径d | 第33-34页 |
3.1.2 保持孔间距Λ不变,改变占空比d/Λ | 第34-36页 |
3.2 理想SCF的色散曲线与其结构参数的关系 | 第36-37页 |
3.3 实际SCF的色散曲线与其结构参数的关系 | 第37-39页 |
3.4 可见波段正常色散光纤超连续谱产生的分析 | 第39-49页 |
3.4.1 基于PCF(d/Λ=0.7、d_(空气孔)=0.67μm)的SC产生仿真分析 | 第40-44页 |
3.4.2 基于SCF(d=520nm、d_(wall)=50nm)的SC产生仿真分析 | 第44-48页 |
3.4.4 最优泵浦波长时SC产生频谱分析 | 第48-49页 |
3.5 小结 | 第49-50页 |
4 基于高非线性液体填充纤芯的全正常色散微结构光纤可见光超连续产生 | 第50-56页 |
4.1 CCl_4的材料色散及非线性系数 | 第50-52页 |
4.1.1 CCl_4的材料色散 | 第50-52页 |
4.1.2 CCl_4的非线性系数 | 第52页 |
4.2 CCl_4纤芯填充的PCF光纤SC产生 | 第52-55页 |
4.3 小结 | 第55-56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5.1 主要工作 | 第56-57页 |
5.2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问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