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欢喜岭油田欢95井区沙四段精细地层对比及沉积相研究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1 引言第10-15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4 研究思路第13-15页
2 研究目标区地质概况第15-18页
    2.1 区域构造背景第15-16页
    2.2 区域地层特征第16-18页
        2.2.1 沙河街组特征第16-17页
        2.2.2 东营组特征第17页
        2.2.3 新生界上第三系馆陶组特征第17-18页
3 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第18-26页
    3.1 井斜校正及分析第18页
    3.2 小层划分对比原则第18-19页
        3.2.1 测井曲线优选第18-19页
        3.2.2 对比原则第19页
    3.3 小层划分对比标志第19-21页
        3.3.1 一级标志层第19页
        3.3.2 二级标志层第19页
        3.3.3 辅助标志层第19-21页
    3.4 小层划分对比方法第21-22页
        3.4.1 井震结合第21页
        3.4.2 三维闭合第21-22页
    3.5 小层划分对比结果第22页
    3.6 小层地层分布特征第22-26页
4 构造特征研究第26-37页
    4.1 地震资料解释第26-27页
    4.2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及波组对比第27-30页
    4.3 层位与断裂的追踪对比第30-32页
    4.4 构造认识第32-37页
5 沉积相精细研究第37-53页
    5.1 研究方法第37-38页
        5.1.1 应用基础地质资料第37-38页
        5.1.2 利用地震及测井资料第38页
    5.2 沉积背景及物源分析第38-41页
        5.2.1 区域沉积背景第38页
        5.2.2 物源分析第38-41页
    5.3 相标志第41-45页
        5.3.1 测井相研究第41-42页
        5.3.2 微相类型研究第42-45页
    5.4 沉积微相划分第45-46页
    5.5 沉积微相特征第46-53页
        5.5.1 单井沉积微相特征第46-48页
        5.5.2 连井剖面沉积微相特征第48-50页
        5.5.3 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研究第50-53页
6 特殊岩性段潜力分析第53-65页
    6.1 特殊岩性段岩电分析第53-55页
    6.2 测井曲线标准化第55-57页
    6.3 测井方法预测有机质成熟度第57-60页
    6.4 测井方法预测总有机碳含量第60-63页
    6.5 特殊岩性段有效暗色泥岩规模预测第63-65页
7 有利区评价第65-72页
    7.1. 特殊岩性段有利范围第65-67页
    7.2 杜Ⅰ油层组有利分布范围圈定第67-68页
    7.3 杜Ⅱ油层组有利分布范围圈定第68-72页
8 结论与认识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作者简介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保留左结肠动脉直肠癌D3根治术的随机对照试验及第三站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
下一篇:吲哚并[2,1-b]噁唑啉分子开关多刺激响应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