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序论 | 第7-8页 |
本论 | 第8-33页 |
一、公安机关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概述 | 第8-12页 |
(一) 公安机关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身份的认定 | 第8页 |
(二) 公安机关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内容 | 第8-10页 |
1、公安机关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权利的概念 | 第8页 |
2、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权利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 第8-9页 |
3、公安机关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权利的内容 | 第9-10页 |
(三) 加强侦查阶段嫌疑人权利保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 第10-12页 |
1、加强对犯罪嫌疑人人权的保障,是我国法治建设重要环节 | 第10页 |
2、加强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障有利于落实宪法对人权保障的原则 | 第10-12页 |
二、公安机关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现状 | 第12-25页 |
(一) 我国法律对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的规定 | 第12-14页 |
(二) 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权利保护的不足 | 第14-21页 |
1、制度方面的不足 | 第14-18页 |
2、司法实践方面的不足 | 第18-21页 |
(三) 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问题现状分析 | 第21-25页 |
1、制度方面的原因 | 第21-22页 |
2、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 | 第22-23页 |
3、人员素质的制约 | 第23-25页 |
三、公安机关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的健全与完善 | 第25-33页 |
(一) 健全相关人权保障制度 | 第25-27页 |
1、确立并切实推行无罪推定原则 | 第25页 |
2、建立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沉默权制度 | 第25-26页 |
3、完善证据制度 | 第26页 |
4、改革现行羁押制度 | 第26-27页 |
(二) 完善侦查阶段的监督、制约机制 | 第27-29页 |
1、规范公安机关侦查行为 | 第27页 |
2、严格措施防止刑讯逼供现象发生 | 第27-29页 |
3、坚持秘密侦查手段的最小限度使用原则 | 第29页 |
(三) 强化律师侦查阶段的诉讼职能 | 第29-30页 |
(四) 提供更多的救济途径 | 第30-31页 |
(五) 提高公安机关司法工作人员的法律素养 | 第31-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