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8页 |
| Abstract | 第8-11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5-47页 |
| 1.1 二氧化碳的结构和性质 | 第15页 |
| 1.2 二氧化碳的排放现状 | 第15-17页 |
| 1.3 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 | 第17-22页 |
| 1.3.1 二氧化碳的物理利用 | 第18-19页 |
| 1.3.2 二氧化碳的化学利用 | 第19-22页 |
| 1.4 二氧化碳的电化学还原 | 第22-33页 |
| 1.4.1 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的研究概述 | 第22-23页 |
| 1.4.2 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的相关反应及影响因素 | 第23-25页 |
| 1.4.3 不同介质中的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 | 第25-33页 |
| 1.5 电化学还原二氧化碳的挑战 | 第33-34页 |
| 1.6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34-36页 |
| 1.6.1 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34页 |
| 1.6.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34-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47页 |
| 第二章 氮掺杂碳纳米管负载纳米SnO_2用于电化学还原CO_2 | 第47-60页 |
| 2.1 引言 | 第47-48页 |
| 2.2 实验部分 | 第48-51页 |
| 2.2.1 原料 | 第48页 |
| 2.2.2 材料合成 | 第48-49页 |
| 2.2.3 电化学实验 | 第49页 |
| 2.2.4 产物分析 | 第49-50页 |
| 2.2.5 表征方法 | 第50-51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1-57页 |
| 2.3.1 材料的表征 | 第51-54页 |
| 2.3.2 电化学性能 | 第54-57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 第三章 Sn电极表面氧化层对电化学还原CO_2制甲酸的影响 | 第60-73页 |
| 3.1 引言 | 第60-61页 |
| 3.2 实验部分 | 第61-63页 |
| 3.2.1 原料 | 第61页 |
| 3.2.2 电极制备 | 第61页 |
| 3.2.3 电化学实验 | 第61-62页 |
| 3.2.4 产物分析 | 第62页 |
| 3.2.5 表征方法 | 第62-63页 |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63-70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第四章 Nafion膜包裹Pt作为阳极用于抑制甲酸氧化 | 第73-99页 |
| 4.1 引言 | 第73-74页 |
| 4.2 实验部分 | 第74-76页 |
| 4.2.1 原料 | 第74-75页 |
| 4.2.2 电极制备 | 第75页 |
| 4.2.3 电化学实验 | 第75-76页 |
| 4.2.4 产物分析 | 第76页 |
| 4.2.5 表征方法 | 第76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6-95页 |
| 4.3.1 Nafion膜包覆的Pt阳极 | 第76-88页 |
| 4.3.2 Nafion膜分隔的H型双室电解池 | 第88-95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 第五章 水溶液中电化学还原CO_2制甲酸的能量效率研究 | 第99-115页 |
| 5.1 引言 | 第99-100页 |
| 5.2 实验部分 | 第100-102页 |
| 5.2.1 原料 | 第100页 |
| 5.2.2 电化学实验 | 第100-101页 |
| 5.2.3 产物分析 | 第101页 |
| 5.2.4 表征方法 | 第101-102页 |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02-110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110-112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2-115页 |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115-118页 |
| 6.1 研究总结 | 第115-116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116-118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18-120页 |
| 致谢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