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26页 |
·引言 | 第8页 |
·复杂网络的基本特征量 | 第8-10页 |
·网络的基本模型和统计特性 | 第10-14页 |
·网络的基本模型 | 第10-13页 |
·网络模型的统计特性 | 第13-14页 |
·复杂网络同步的定义、数学描述及稳定性分析 | 第14-18页 |
·复杂网络同步的定义 | 第14-15页 |
·复杂网络同步的数学描述 | 第15-16页 |
·复杂网络上动力系统同步的稳定性分析和判定 | 第16-18页 |
·网络同步与网络类型的关系 | 第18-22页 |
·网络同步与网络结构特征量的关系 | 第22-24页 |
·本文的组织构 | 第24-26页 |
第2章 网络平均度与网络同步能力的关系 | 第26-33页 |
·引言 | 第26页 |
·采用的模型 | 第26页 |
·网络平均度对网络结构的影响 | 第26-30页 |
·网络平均度与网络同步之间的关系 | 第30-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33页 |
第3章 利用网络的局部结构信息来调节其同步能力 | 第33-47页 |
·引言 | 第33页 |
·提高网络同步的方法介绍与分析 | 第33-41页 |
·我们设计的耦合方式及其耦合矩阵特征值分析 | 第41-42页 |
·数值模拟与现象分析 | 第42-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第4章 利用网络局部结构信息获取同步最优网络 | 第47-53页 |
·引言 | 第47页 |
·获得同步最优网络的理论分析 | 第47-48页 |
·从BA无标度网络中获取同步最优网络 | 第48-50页 |
·考虑次近邻节点的影响 | 第50-52页 |
·度分布异质性的影响 | 第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撰写的论文以及受到的科研项目支持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