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中求生:葛村小农的商品生产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29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8-11页 |
1.2 研究问题 | 第11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1-15页 |
1.4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1.5 研究地域、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第22-29页 |
第二章 葛村的小农商品生产 | 第29-51页 |
2.1 无处不在的商品生产 | 第30-39页 |
2.2 河流经济与葛村农民的“市俗化” | 第39-44页 |
2.3 被迫的商品化与主动的商品生产 | 第44-50页 |
2.4 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小农商品生产的主体:小农家庭农场 | 第51-84页 |
3.1 小农商品生产的基本单位:小农家庭农场 | 第51-60页 |
3.2 小农家庭农场的生产目标 | 第60-63页 |
3.3 家庭生命周期与小农家庭农场 | 第63-73页 |
3.4 小农家庭农场的经营规模 | 第73-83页 |
3.5 小结 | 第83-84页 |
第四章 小农商品生产活动的组织 | 第84-114页 |
4.1 小农商品生产的要素禀赋 | 第84-88页 |
4.2 小农家庭农场的资本组织 | 第88-97页 |
4.3 小农家庭农场的劳动组织 | 第97-107页 |
4.4 社会的协同生产 | 第107-112页 |
4.5 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五章 资本农场在葛村 | 第114-132页 |
5.1 丰业农场的建立 | 第114-119页 |
5.2 丰业农场的经营 | 第119-124页 |
5.3 丰业农场的绩效与影响 | 第124-129页 |
5.4 丰业农场与当地政府 | 第129-131页 |
5.5 小结 | 第131-13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132-140页 |
6.1 结论 | 第132-135页 |
6.2 资本何以能下乡? | 第135-136页 |
6.3 我们到底要什么? | 第136-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46页 |
致谢 | 第146-148页 |
个人简历 | 第1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