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1页 |
1.3 研究的思路与主要内容 | 第11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4.1 产业结构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 第11-13页 |
1.4.2 产业结构理论国内研究现状及问题 | 第13-14页 |
1.4.3 大数据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现状 | 第14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 投入产出分析与产业结构理论研究 | 第15-23页 |
2.1 投入产出分析的产生和运用 | 第15-17页 |
2.1.1 投入产出分析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 第15-16页 |
2.1.2 投入产出理论在宏观经济分析的应用 | 第16-17页 |
2.2 投入产出分析理论 | 第17-21页 |
2.2.1 投入与产出的含义 | 第17页 |
2.2.2 投入产出表 | 第17-19页 |
2.2.3 投入产出分析中的主要系数 | 第19-21页 |
2.3 产业结构的理论 | 第21-23页 |
2.3.1 产业的定义 | 第21页 |
2.3.2 产业结构的概念 | 第21-22页 |
2.3.3 产业结构的转型与升级 | 第22-23页 |
3 云南省产业结构现状 | 第23-27页 |
3.1 云南省经济现状分析 | 第23-25页 |
3.2 云南省三次产业的结构分析 | 第25-27页 |
3.2.1 产出结构分析 | 第25-27页 |
4 基于投入产出数据的云南产业关联分析 | 第27-38页 |
4.1 总产出行业结构变动分析 | 第27-32页 |
4.2 云南产业关联分析 | 第32-38页 |
4.2.1 云南产业部门的钱纳里分类 | 第32-35页 |
4.2.2 云南和全国产业结构分类结果对比 | 第35-36页 |
4.2.3 云南产业部门的平均产业关联度排序分层 | 第36-38页 |
5 云南省支柱产业分析 | 第38-46页 |
5.1 云南42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析 | 第38-41页 |
5.1.1 感应度系数分析 | 第38-39页 |
5.1.2 影响力系数分析 | 第39-41页 |
5.2 云南42个部门的加权影响力系数和加权感应度系数分析 | 第41-43页 |
5.2.1 加权感应度系数分析 | 第41-42页 |
5.2.2 加权影响力系数分析 | 第42-43页 |
5.3 云南省支柱产业分析 | 第43-46页 |
5.3.1 云南支柱产业的现状分析 | 第43页 |
5.3.2 云南潜在支柱产业分析 | 第43-44页 |
5.3.3 加快培育新支柱产业存在的问题 | 第44-46页 |
6 结论 | 第46-50页 |
6.1 结论及建议 | 第46-48页 |
6.2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及不足 | 第48-49页 |
6.3 论文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