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外文摘要 | 第5-7页 |
| 引言 | 第7-9页 |
| 第一章 动荡时期的文化政策 | 第9-25页 |
| 第一节 旧制度下的文艺资助 | 第9-17页 |
| 1 文化干预和文化政治的启动者—弗朗索瓦一世 | 第10-12页 |
| 2 影响至今的文化机构和政策 | 第12-17页 |
| 第二节 大革命时期的文化政令 | 第17-25页 |
| 1 大革命时期法令的矛盾性 | 第18-21页 |
| 2“vnadalsime”一词的产生与文艺保护的斗争 | 第21-25页 |
| 第二章“民族文化遗产”登上历史舞台 | 第25-37页 |
| 第一节“民族文化遗产”理念的提出 | 第25-33页 |
| 1 “国家”一词上升为核心 | 第25-28页 |
| 2 “民族文化遗产”理念的产生和影响 | 第28-30页 |
| 3 大革命后法国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措施 | 第30-33页 |
| 第二节 大革命后博物馆角色的继承与转变 | 第33-37页 |
| 1 卢浮宫—公共博物馆的代表 | 第33-35页 |
| 2 博物馆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 | 第35-37页 |
| 第三章 大革命时期文化政策对当今法国的影响 | 第37-47页 |
| 第一节 “文化例外”折射文化安全意识 | 第37-44页 |
| 1 法国“文化例外”思想的提出 | 第38-42页 |
| 2 “文化例外”折射文化民主化和文化主权意识 | 第42-44页 |
| 第二节 从“文化例外”到“文化多样性” | 第44-47页 |
| 结论 | 第47-50页 |
| 中文参考书目 | 第50-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