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论文选题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目的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死刑适用和人权保障的关系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关于死刑制度存废的文献 | 第12-14页 |
1.2.3 国外关于死刑适用与人权保障制度的文献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2 可能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死刑制度和人权保障的关联 | 第17-22页 |
2.1 死刑制度概述 | 第17-19页 |
2.1.1 死刑的概念 | 第17-18页 |
2.1.2 死刑制度的价值 | 第18-19页 |
2.2 死刑制度与人权保障的关联 | 第19-22页 |
2.2.1 人权保护视野下的死刑犯人权的特点 | 第19-20页 |
2.2.2 死刑适用过程中涉及到的人权关联问题 | 第20-22页 |
第3章 人权保障视野下我国死刑制度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2-32页 |
3.1 我国死刑制度的历史及现状 | 第22-26页 |
3.1.1 我国死刑制度的演进 | 第22-24页 |
3.1.2 人权保障视野下我国死刑制度的立法现状 | 第24-26页 |
3.2 人权保障视野下我国死刑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9页 |
3.2.1 死刑制度在立法上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3.2.2 死刑制度在司法上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3.3 我国死刑制度现存问题的主要成因 | 第29-32页 |
3.3.1 历史的原因 | 第29页 |
3.3.2 现实的原因 | 第29-30页 |
3.3.3 文化的原因 | 第30-32页 |
第4章 国际人权公约及欧美地区有关死刑制度注重人权保障的立法简介 | 第32-37页 |
4.1 国际人权公约中关于死刑适用与人权保障的相关简介 | 第32-33页 |
4.1.1 《世界人权宣言》的相关简介 | 第32页 |
4.1.2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相关简介 | 第32-33页 |
4.1.3 《欧洲人权公约》的相关简介 | 第33页 |
4.2 欧美地区对于死刑人权保障的立法简介 | 第33-35页 |
4.2.1 欧洲地区对死刑犯人权保障适用的有关规定 | 第33-34页 |
4.2.2 美洲对死刑犯人权保障适用的有关规定 | 第34-35页 |
4.3 国外死刑制度对我国死刑犯人权保障的启示 | 第35-37页 |
4.3.1 废除死刑是历史的趋势 | 第35页 |
4.3.2 死刑犯的人权保障要结合本国国情 | 第35-37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死刑适用与人权保障制度的相关建议 | 第37-43页 |
5.1 死刑犯人权保障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37-38页 |
5.1.1 死刑罪名的减少 | 第37页 |
5.1.2 适用对象范围的缩减 | 第37-38页 |
5.1.3 死缓制度进一步发挥作用 | 第38页 |
5.2 死刑犯人权保障的司法完善 | 第38-43页 |
5.2.1 保障死刑犯的会见家属权 | 第38-39页 |
5.2.2 完善死刑复核制度 | 第39-40页 |
5.2.3 保障死刑犯的检举权 | 第40页 |
5.2.4 保障死刑犯的生育权 | 第40-41页 |
5.2.5 尊重死刑犯死刑执行方式的选择权 | 第41-4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3-4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3页 |
6.2 研究设想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