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1 海水环境中钢材的应用和腐蚀 | 第11页 |
1.2 涂层的制备方法 | 第11-14页 |
1.2.1 气相沉积 | 第11-12页 |
1.2.2 化学镀 | 第12页 |
1.2.3 堆焊 | 第12-13页 |
1.2.4 热喷涂 | 第13-14页 |
1.2.5 激光熔覆 | 第14页 |
1.3 电镀 | 第14-15页 |
1.3.1 电镀Ni-Cr合金 | 第14页 |
1.3.2 电镀Ni-Mo合金 | 第14-15页 |
1.4 电镀Ni-Cr-Mo合金热力学分析 | 第15-17页 |
1.5 课题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5.1 课题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实验内容与方法 | 第19-24页 |
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19-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22页 |
2.2.1 技术路线 | 第20页 |
2.2.2 预处理 | 第20-21页 |
2.2.3 电解液配制 | 第21页 |
2.2.4 电镀实验 | 第21-22页 |
2.2.5 镀后处理 | 第22页 |
2.3 测试方法 | 第22-24页 |
2.3.1 镀层元素组成和沉积速率 | 第22页 |
2.3.2 镀层外观和表面形貌 | 第22页 |
2.3.3 镀层表面粗糙度 | 第22-23页 |
2.3.4 孔隙率 | 第23页 |
2.3.5 结合力 | 第23页 |
2.3.6 镀层物相检测 | 第23页 |
2.3.7 电化学测试 | 第23-24页 |
第3章 镀液组成和工艺参数对Ni-Cr-Mo合金镀层的影响 | 第24-67页 |
3.1 镀液组分对Ni-Cr-Mo合金镀层的影响 | 第24-27页 |
3.1.1 镀液组分的初步确定 | 第24页 |
3.1.2 镀液组分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24-25页 |
3.1.3 镀液组分对镀层孔隙率的影响 | 第25页 |
3.1.4 镀液组分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 第25-27页 |
3.2 柠檬酸铵含量对Ni-Cr-Mo合金镀层的影响 | 第27-32页 |
3.2.1 柠檬酸铵含量对镀层元素组成的影响 | 第27-28页 |
3.2.2 柠檬酸铵含量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 第28页 |
3.2.3 柠檬酸铵含量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28-29页 |
3.2.4 柠檬酸铵含量对镀层孔隙率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5 柠檬酸铵含量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 第30-32页 |
3.3 尿素含量对Ni-Cr-Mo合金镀层的影响 | 第32-37页 |
3.3.1 尿素含量对镀层元素组成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2 尿素含量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3 尿素含量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4 尿素含量对镀层孔隙率的影响 | 第35页 |
3.3.5 尿素含量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 第35-37页 |
3.4 镀液温度对Ni-Cr-Mo合金镀层的影响 | 第37-42页 |
3.4.1 镀液温度对镀层元素组成的影响 | 第37页 |
3.4.2 镀液温度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3.4.3 镀液温度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38-39页 |
3.4.4 镀液温度对镀层孔隙率的影响 | 第39页 |
3.4.5 镀液温度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 第39-42页 |
3.5 pH值对Ni-Cr-Mo合金镀层的影响 | 第42-46页 |
3.5.1 pH值对镀层元素组成的影响 | 第42页 |
3.5.2 pH值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3.5.3 pH值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43页 |
3.5.4 pH值对镀层孔隙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3.5.5 pH值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 第44-46页 |
3.6 平均电流密度对Ni-Cr-Mo合金镀层的影响 | 第46-51页 |
3.6.1 平均电流密度对镀层元素组成的影响 | 第46-47页 |
3.6.2 平均电流密度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 第47-48页 |
3.6.3 平均电流密度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48页 |
3.6.4 平均电流密度对镀层孔隙率的影响 | 第48页 |
3.6.5 平均电流密度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 第48-51页 |
3.7 占空比对Ni-Cr-Mo合金镀层的影响 | 第51-54页 |
3.7.1 占空比对镀层元素组成的影响 | 第51-52页 |
3.7.2 占空比对镀层沉积速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3.7.3 占空比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53页 |
3.7.4 占空比对镀层孔隙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3.7.5 占空比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 第54页 |
3.8 施镀时间对Ni-Cr-Mo合金镀层的影响 | 第54-59页 |
3.8.1 施镀时间对镀层元素组成的影响 | 第54-55页 |
3.8.2 施镀时间对镀层厚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3.8.3 镀层的表面形貌和形成过程 | 第56页 |
3.8.4 施镀时间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 第56-59页 |
3.9 电沉积方式对Ni-Cr-Mo合金镀层的影响 | 第59-64页 |
3.9.1 电沉积方式对镀层元素组成和沉积速率的影响 | 第59-60页 |
3.9.2 电沉积方式对镀层外观和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60-61页 |
3.9.3 电沉积方式对镀层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第61页 |
3.9.4 电沉积方式对镀层耐蚀性的影响 | 第61-64页 |
3.10 最优工艺下制备的镀层相结构 | 第64页 |
3.11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第4章 Ni-Cr-Mo合金的电沉积行为 | 第67-77页 |
4.1 Ni-Cr-Mo合金沉积的阴极极化行为 | 第67-69页 |
4.1.1 柠檬酸铵含量对Ni-Cr-Mo合金沉积阴极极化行为的影响 | 第67页 |
4.1.2 尿素含量对Ni-Cr-Mo合金沉积阴极极化行为的影响 | 第67-68页 |
4.1.3 镀液温度对Ni-Cr-Mo合金沉积阴极极化行为的影响 | 第68页 |
4.1.4 pH值对Ni-Cr-Mo合金沉积阴极极化行为的影响 | 第68-69页 |
4.2 柠檬酸盐-尿素体系Ni-Cr-Mo合金的电沉积行为 | 第69-76页 |
4.2.1 循环伏安行为 | 第69-71页 |
4.2.2 电化学阻抗谱 | 第71-72页 |
4.2.3 计时电流曲线 | 第72-73页 |
4.2.4 合金沉积的动力学参数 | 第73-7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
导师简介 | 第84-85页 |
作者简介 | 第85-87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