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6页 |
1.2.1 空间相干激光通信的研究进展 | 第8-14页 |
1.2.2 空间光混频器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基于零差探测的空间相干激光通信方案 | 第17-24页 |
2.1 空间相干激光通信零差探测原理 | 第17-18页 |
2.2 零差光锁相环的选择方案 | 第18-20页 |
2.2.1 光锁相环的选择依据 | 第19页 |
2.2.2 光锁相环的种类及对比 | 第19-20页 |
2.3 光混频器的选择方案 | 第20-24页 |
2.3.1 波导型 | 第20-21页 |
2.3.2 光纤型 | 第21页 |
2.3.3 晶体型 | 第21-22页 |
2.3.4 分立型 | 第22-24页 |
第三章 90度空间光混频器原理与功能 | 第24-34页 |
3.1 90 度混频器的功能实现 | 第24页 |
3.2 90 度空间光混频器的原理分析 | 第24-28页 |
3.3 90 度空间光混频器的性能指标 | 第28-32页 |
3.3.1 相位差 | 第28-29页 |
3.3.2 插入损耗 | 第29-31页 |
3.3.3 混频效率 | 第31-32页 |
3.4 空间光混频器的特点 | 第32-34页 |
第四章 外界因素对混频效率的影响分析及仿真 | 第34-60页 |
4.1 信号、本振光场模式匹配 | 第34-39页 |
4.1.1 本振光为均匀分布 | 第36-37页 |
4.1.2 本振光为艾里分布 | 第37-38页 |
4.1.3 本振光为高斯分布 | 第38-39页 |
4.2 光斑尺寸匹配 | 第39-42页 |
4.3 波前质量 | 第42-47页 |
4.4 视轴晃动 | 第47-51页 |
4.5 信号光偏振特性 | 第51-58页 |
4.5.1 线偏振信号光矢量方向对混频效率的影响 | 第51-53页 |
4.5.2 圆偏振及椭圆偏振态信号光对混频效率的影响 | 第53-58页 |
4.6 探测器种类 | 第58-60页 |
第五章 测试系统及结果分析 | 第60-71页 |
5.1 实验系统组成 | 第60-62页 |
5.2 单模、多模光纤输出空间光混频器插入损耗测试 | 第62-66页 |
5.2.1 实验设计及原理 | 第62页 |
5.2.2 实验过程及结果 | 第62-66页 |
5.3 单模、多模光纤输出空间光混频器抗干扰性能测试 | 第66-71页 |
5.3.1 实验设计及原理 | 第66-67页 |
5.3.2 实验过程及结果 | 第67-7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1-73页 |
6.1 总结 | 第71-72页 |
6.2 展望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