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的软法治理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2页 |
一、选题意义及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四、不足之处 | 第11-12页 |
第一章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及其引发的软法治理问题 | 第12-18页 |
第一节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 | 第12-14页 |
一、互联网金融 | 第12-13页 |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征 | 第13-14页 |
第二节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给软法治理带来的挑战 | 第14-18页 |
一、增加了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难度 | 第15页 |
二、行业协会的自律功能失效 | 第15-16页 |
三、消费者维护权利的能力不足 | 第16-18页 |
第二章 互联网金融治理模式的选择 | 第18-26页 |
第一节 硬法在互联网金融治理中的不足 | 第18-21页 |
一、传统硬法治理存在滞后性 | 第18-19页 |
二、传统硬法治理存在片面性 | 第19-20页 |
三、传统硬法治理的实效性低 | 第20-21页 |
第二节 软法与互联网金融治理的契合 | 第21-26页 |
一、软法的概念及特征 | 第21-22页 |
二、软法之于互联网金融治理的优势 | 第22-26页 |
第三章 国外互联网金融软法治理的做法及启示 | 第26-31页 |
第一节 国外互联网金融软法治理的做法 | 第26-28页 |
一、软法治理的美国经验 | 第26-27页 |
二、软法治理的英国经验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国外互联网金融软法治理对我国的启示 | 第28-31页 |
一、坚持适度审慎原则 | 第28-29页 |
二、坚持立足我国实际国情原则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完善互联网金融软法治理的设想 | 第31-41页 |
第一节 树立互联网金融软法治理的科学理念 | 第31-34页 |
一、转变落后治理理念 | 第31-32页 |
二、坚持以法治精神为原则 | 第32-33页 |
三、坚持以民主协商为主 | 第33-34页 |
第二节 建立和完善互联网金融行业组织 | 第34-36页 |
一、科学管理互联网金融行业组织 | 第34-35页 |
二、改变行业组织的非制度化生存现状 | 第35-36页 |
第三节 充分发挥行业标准的规范作用 | 第36-39页 |
一、正确认识行业标准的作用 | 第36-37页 |
二、有效发挥行业标准作用的措施 | 第37-39页 |
第四节 建立互联网金融的软法争议解决制度 | 第39-41页 |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作用 | 第39页 |
二、积极引入第三方力量参与纠纷的解决 | 第39-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6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