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论文--农民工作论文

农村基础设施供给问题研究--以D镇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8-15页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9页
        1、选题背景第8-9页
        2、研究意义第9页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第9-14页
        1、国外研究动态第9-11页
        2、国内研究现状第11-14页
        3、国内外研究评述第14页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4-15页
        1、研究思路第14页
        2、研究方法第14-15页
    (四)研究的创新点第15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5-22页
    (一)相关概念界定第15-20页
        1、农村基础设施第15-17页
        2、供给第17页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17-20页
    (二)理论基础第20-22页
        1、公共产品理论第20-21页
        2、公共选择理论第21-22页
二、D镇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概况及存在的问题第22-27页
    (一)D镇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概况第22-24页
        1、D镇基础设施供给的代表性分析第22-23页
        2、D镇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情况第23-24页
    (二)D镇基础设施供给中存在的问题第24-27页
        1、现有基础设施供给与人们生活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第25页
        2、D镇基础设施供给总量不足第25页
        3、D镇基础设施供给不均衡第25-26页
        4、基础设施供给决策机制不合理第26页
        5、基础设施重建设轻管理现象突出第26-27页
        6、村民自建基础设施资金使用透明度不高第27页
三、D镇基础设施供给问题的成因分析第27-30页
    (一)城乡二元分割导致供给短缺第27-28页
    (二)D镇基础设施供给主体单一第28页
    (三)青年人口比重增加与生活方式城市化的影响第28-29页
    (四)制度性因素对供给的影响第29-30页
        1、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不合理第29页
        2、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第29页
        3、监督机制不健全第29-30页
四、新形势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供给的对策建议第30-39页
    (一)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多元供给格局第30-32页
        1、建设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供给体系第30-31页
        2、建设政府主导的多元供给结构第31-32页
    (二)健全农村基础设施供给决策第32-33页
        1、提高农民的表达意识第33页
        2、建立良好的需求表达机制第33页
    (三)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创新投融资机制第33-37页
        1、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第33-34页
        2、创新农村基础设施供给投融资机制第34-37页
    (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管理监督制度第37-38页
        1、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的管理制度第37页
        2、完善约束和监督机制第37页
        3、提高农民的参政和监督意识第37-38页
    (五)提升政府能力,明确各级政府事权和投入责任第38-39页
        1、明确各级政府责任第38页
        2、提升基层政府的能力第38页
        3、处理好发达地区与后进地区的关系第38-39页
结语第39-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致谢第42-43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全面抗战时期重庆记者访问延安的历史考察
下一篇:关于Euler函数方程和Smarandache函数相关问题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