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引言 | 第6-8页 |
第一章 实体正义的基本理论问题及司法中的实体正义 | 第8-13页 |
一、实体正义的理论内涵 | 第8-9页 |
(一) 实体正义的理论起源 | 第8页 |
(二) 西方学界对实体正义的基本论述 | 第8-9页 |
二、实体正义概念的界定 | 第9-13页 |
(一) 司法中实体正义的概念 | 第9-10页 |
(二) 司法中实体正义的基本特征 | 第10-13页 |
第二章 实体正义的司法价值及其基本标准 | 第13-18页 |
一、实体正义在司法实践中价值 | 第13-14页 |
(一) 实体正义意味着法律法律对案件事实的真实回应 | 第13页 |
(二) 实体正义意味着法律规范的实现 | 第13-14页 |
(三) 实体正义的实现意味着实体正义是通过正当程序得以实现 | 第14页 |
二、司法中实体正义的基本标准 | 第14-18页 |
(一) 作为法律适用基础的案件事实准确且依据确实充分 | 第15-16页 |
(二) 选择使用的规范与认定的案件事实合理对应 | 第16-17页 |
(三) 依据合理的规则选择适用的规范 | 第17-18页 |
第三章 我国司法中实体正义的现状及其实现途径 | 第18-23页 |
一、当前我国司法进程中实体正义的流失现象 | 第18-20页 |
(一) 司法活动中实体正义流失的表现 | 第18-19页 |
(二) 对司法中实体正义流失现象的思考 | 第19-20页 |
二、法治进程中如何实现实体正义 | 第20-23页 |
(一) 发展完善能动司法机制推动实体正义的实现 | 第20-21页 |
(二) 在一般正义理论引导下通过个案平衡实现实体正义 | 第21-22页 |
(三) 加大对生效判决的执行力度促进实体正义的实现 | 第22-23页 |
结束语 | 第23-24页 |
后记 | 第24-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5-27页 |
一、著作类文献 | 第25-26页 |
二、论文类 | 第26-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