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生物医药产业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 本文的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第14-17页 |
1.4.1 技术路线 | 第14-15页 |
1.4.2 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分析 | 第17-27页 |
2.1 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2.1.1 科技成果 | 第17页 |
2.1.2 科技成果转化 | 第17页 |
2.1.3 科技成果转化绩效 | 第17-18页 |
2.2 科技成果转化内容 | 第18-22页 |
2.2.1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 | 第18-19页 |
2.2.2 科技成果转化模式 | 第19-21页 |
2.2.3 科技成果转化法律保障机制 | 第21-22页 |
2.3 科技成果转化系统分析 | 第22-25页 |
2.3.1 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结构 | 第22-23页 |
2.3.2 科技成果转化的系统行为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体系 | 第27-33页 |
3.1 生物医药产业的内涵及特征 | 第27-28页 |
3.2 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特征 | 第28页 |
3.3 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28-29页 |
3.4 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29-30页 |
3.5 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 | 第30-33页 |
3.5.1 科技成果转化效果评价的模型构建 | 第30-31页 |
3.5.2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7页 |
4.1 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影响因素 | 第33-34页 |
4.1.1 科技资源投入因素 | 第33-34页 |
4.1.2 科技成果因素 | 第34页 |
4.1.3 中介支撑因素 | 第34页 |
4.1.4 经济环境因素 | 第34页 |
4.2 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 第34-37页 |
第五章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及影响因素实证评估 | 第37-47页 |
5.1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 | 第37-41页 |
5.1.1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R&D发展基本情况 | 第37-40页 |
5.1.2 我国生物医药产业技术改造、技术获取情况 | 第40-41页 |
5.2 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实证分析 | 第41-44页 |
5.2.1 数据来源与标准化处理 | 第41页 |
5.2.2 数据检验 | 第41-42页 |
5.2.3 计算因子得分 | 第42-43页 |
5.2.4 科技成果投入对绩效值的影响 | 第43-44页 |
5.3 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44-45页 |
5.3.1 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影响因素及指标的选取 | 第44页 |
5.3.2 模型的建立与数据来源 | 第44页 |
5.3.3 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 第44-45页 |
5.4 结论分析 | 第45-47页 |
第六章 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建议 | 第47-51页 |
6.1 促进生物医药产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 | 第47-48页 |
6.1.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 第47-48页 |
6.1.2 健全法律法规,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 第48页 |
6.2 加大和优化科技资源投入 | 第48-49页 |
6.2.1 科技成果转化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 第48-49页 |
6.2.2 加大生物医药产业研发资金的投入 | 第49页 |
6.2.3 积极培养高素质人才 | 第49页 |
6.3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 | 第49-51页 |
6.3.1 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信息平台 | 第50页 |
6.3.2 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平台 | 第50-5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