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薯类作物论文--马铃薯(土豆)论文

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及StNTP基因功能的验证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词表第9-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23页
    1.1 马铃薯遗传转化研究进展第10-11页
    1.2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机理第11-13页
        1.2.1 生物学特性及vir区的活化第11-12页
        1.2.2 T-DNA的整合与转基因的表达第12-13页
    1.3 影响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效率的因素第13-16页
        1.3.1.激素水平第13-14页
        1.3.2 受体系统基因型第14页
        1.3.3 外植体第14-15页
        1.3.4 筛选选择压第15-16页
    1.4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研究第16-17页
        1.4.1 马铃薯晚疫病抗病机制第16-17页
        1.4.2 抗病基因第17页
    1.5 NAC转录因子研究进展第17-21页
        1.5.1 NAC转录因子的基础结构第18-19页
        1.5.2 NAC转录因子的调控第19-20页
        1.5.3 NAC蛋白与植物逆境防御反应第20-21页
    1.6 本研究的内容与意义第21-23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3-30页
    2.1 实验材料第23页
    2.2 实验方法第23-30页
        2.2.1 试管薯形成特点观测第23-24页
        2.2.2 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第24-25页
        2.2.3 数据记录与统计分析第25页
        2.2.4 遗传转化第25-28页
        2.2.5 转基因株系晚疫病抗性鉴定第28-30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0-44页
    3.1 试管薯形成特点第30-33页
        3.1.1 不同基因型试管薯形成特点第30-31页
        3.1.2 不同光周期对试管薯形成影响第31页
        3.1.3 不同蔗糖浓度对试管薯形成影响第31-33页
        3.1.4 小结第33页
    3.2 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第33-39页
        3.2.1 卡那筛选压的确定第33-35页
        3.2.2 不同激素组合对分化的影响第35-37页
        3.2.3 不同基因型的转化分析第37-38页
        3.2.4 小结第38-39页
    3.3 StNTP转基因植株获得与晚疫病抗性鉴定第39-44页
        3.3.1 StNTP基因的克隆与超量表达载体构建第39-40页
        3.3.2 StNTP转基因株系获得第40-41页
        3.3.3 转基因株系目的基因表达检测第41页
        3.3.4 StNTP转基因株系晚疫病抗性鉴定第41-44页
4 讨论第44-48页
    4.1 光周期对试管薯形成影响第44页
    4.2 蔗糖浓度对试管薯形成影响第44-45页
    4.3 选择压第45页
    4.4 激素对转化的影响第45页
    4.5 基因型对转化的影响第45-46页
    4.6 StNTP基因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抗性作用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8页
附录第58-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应用CRISPR-Cas9技术对大麦棱型皮裸基因进行基因编辑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缺钾胁迫对油菜群体叶面积形成和光合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