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转基因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2-21页
    1 转基因抗虫作物研究现状第12-13页
    2 转基因毒蛋白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第13-14页
    3 转基因水稻对土壤生态安全的影响第14-16页
        3.1 转基因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第14-16页
        3.2 转基因水稻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16页
    4 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第16-19页
        4.1 传统平板培养法第16-17页
        4.2 生物化学方法—磷脂脂肪酸(PLFA)图谱分析法第17页
        4.3 生理学方法—Biolog微平板法第17-18页
        4.4 分子生物学方法第18-19页
            4.4.1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第18页
            4.4.2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第18-19页
            4.4.3 荧光原位杂交(FISH)第19页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21页
第二章 转基因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21-3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1-25页
        1.1 试验区概况与实验设计第21-22页
            1.1.1 试验区概况第21页
            1.1.2 供试水稻材料第21-22页
            1.1.3 试验小区设计第22页
        1.2 材料第22-24页
            1.2.1 土壤样品第22页
            1.2.2 试验培养基第22-24页
        1.3 主要仪器第24页
        1.4 方法第24-25页
            1.4.1 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第24页
            1.4.2 平板菌落技术法第24-25页
            1.4.3 数据的统计分析第2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5-31页
        2.1 转基因水稻土壤微生物数量的时间动态第25-30页
        2.2 抽穗期转基因水稻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第30-31页
    3 讨论第31-32页
第三章 转基因水稻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32-4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2-36页
        1.1 材料第32-33页
            1.1.1 土壤样品第32页
            1.1.2 主要试剂第32页
            1.1.3 主要溶液第32-33页
            1.1.4 主要仪器第33页
        1.2 方法第33-36页
            1.2.1 脲酶活性的测定第33-34页
            1.2.2 蛋白酶活性的测定第34页
            1.2.3 蔗糖酶活性的测定第34-35页
            1.2.4 多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第35-36页
            1.2.5 数据的统计分析第3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6-42页
        2.1 转基因水稻土壤酶活性的时间动态第36-41页
        2.2 孕穗期转基因水稻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41-42页
    3 讨论第42-43页
第四章 转基因水稻田土壤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第43-5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3-47页
        1.1 材料第43-44页
            1.1.1 土壤样品第43页
            1.1.2 主要试剂第43-44页
            1.1.3 溶液第44页
            1.1.4 主要仪器第44页
        1.2 方法第44-47页
            1.2.1 转基因水稻土壤微生物总DNA的提取第44-45页
            1.2.2 DNA的定性检测第45页
            1.2.3 对土壤总DNA进行16S rDNA基因的套式PCR扩增第45-46页
                1.2.3.1 16S rDNA第一套PCR扩增第45-46页
                1.2.3.2 16S rDNA第二套PCR扩增第46页
            1.2.4 套式PCR反应产物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第46-47页
            1.2.5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后的特异条带分析第4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7-52页
        2.1 转基因水稻土壤微生物总DNA的片段大小第47-48页
        2.2 转基因水稻土壤16S rDNA的套式PCR扩增产物第48-49页
            2.2.1 16S rDNA第一套PCR扩增产物第48-49页
            2.2.2 16S rDNA第二套PCR扩增产物第49页
        2.3 套式PCR产物的DGGE分析第49-52页
            2.3.1 16S rDNA的PCR-DGGE图谱分析第49-51页
            2.3.2 16S rDNA的PCR-DGGE聚类分析第51-52页
    3 讨论第52-53页
第五章 转基因水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第53-6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3-56页
        1.1 材料第53-54页
            1.1.1 土壤样品第53页
            1.1.2 主要试剂第53页
            1.1.3 溶液第53页
            1.1.4 主要仪器第53-54页
        1.2 方法第54-56页
            1.2.1 Biolog试验方法第54-55页
            1.2.2 统计分析第55-56页
                1.2.2.1 转基因水稻土壤微生物群落平均吸光值(AWCD)第55页
                1.2.2.2 转基因水稻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第55-5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6-62页
        2.1 转基因水稻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的影响第56-59页
            2.1.1 转基因水稻土壤微生物群落平均吸光值(AWCD)动态变化第56-57页
            2.1.2 转基因水稻对土壤微生物平均吸光值(AWCD)的影响第57-59页
        2.2 转基因水稻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第59-60页
        2.3 转基因水稻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主成分分析第60-62页
    3 讨论第62-63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第63-65页
    1 总结第63-64页
    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第64页
    3 下一步工作设想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3页
附录第73-75页
    附录1 主要仪器第73-74页
    附录2 常用术语缩写与中英文对照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ull-Push”策略对小菜蛾产卵选择的效应
下一篇:Cdc42在甲型流感病毒NA蛋白修饰及转运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