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通讯的表面肌电信号识别控制系统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1.4 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 第2章 神经肌肉控制系统理论基础 | 第14-23页 |
| 2.1 肌肉神经控制原理 | 第14-16页 |
| 2.2 动作肌电信号的产生机理 | 第16-17页 |
| 2.3 特征提取方法 | 第17-19页 |
| 2.3.1 方差特征 | 第17-18页 |
| 2.3.2 排列组合熵特征 | 第18页 |
| 2.3.3 小波变换特征 | 第18-19页 |
| 2.4 分类识别方法 | 第19-21页 |
| 2.4.1 线性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 2.4.2 非线性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 2.5 小结 | 第21-23页 |
| 第3章 表面肌电信号控制系统应用与无线通信技术 | 第23-32页 |
| 3.1 表面肌电信号控制系统应用 | 第23-26页 |
| 3.1.1 多自由度假肢控制系统 | 第23-24页 |
| 3.1.2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辅助康复 | 第24-25页 |
| 3.1.3 基于肌电信号的智能轮椅控制装置 | 第25-26页 |
| 3.2 无线控制技术 | 第26-31页 |
| 3.2.1 ZigBee协议基础 | 第26-29页 |
| 3.2.2 ZigBee协议栈 | 第29-31页 |
| 3.3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4章 表面肌电信号特征提取与动作识别 | 第32-46页 |
| 4.1 表面肌电信号前期处理 | 第32-35页 |
| 4.1.1 表面肌电肌电信号ICA滤波 | 第32-34页 |
| 4.1.2 ICA滤波结果 | 第34-35页 |
| 4.2 手势动作分类识别 | 第35-40页 |
| 4.2.1 数据采集 | 第35-38页 |
| 4.2.2 识别结果 | 第38-40页 |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0-45页 |
| 4.4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5章 无线通讯控制系统构建 | 第46-57页 |
| 5.1 实验设计 | 第46-47页 |
| 5.2 Zigbee模块设计 | 第47-50页 |
| 5.3 VB模块设计 | 第50-53页 |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56页 |
| 5.5 小结 | 第56-57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9页 |
| 6.1 工作总结 | 第57-58页 |
| 6.2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获奖项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