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前言第8-10页
第一章 环境信息公开概述第10-18页
    第一节 几个基本概念第10-13页
        一、信息与环境信息第10-11页
        二、环境信息公开第11-12页
        三、环境信息公开与信息保护第12-13页
    第二节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理论基础第13-16页
        一、环境权理论第13-14页
        二、公共信托理论第14-15页
        三、环境公益第15-16页
    第三节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产生与发展第16-18页
        一、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产生第16-17页
        二、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发展第17-18页
第二章 环境信息公开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第18-24页
    第一节 环境知情权与环境信息公开第18-20页
        一、环境信息公开是环境知情权实现的前提与保障第18-19页
        二、环境知情权的实现是环境信息公开的基本目的第19-20页
    第二节 公众参与与环境信息公开第20-21页
        一、环境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的客观要求第20页
        二、公众参与的要求是环境信息公开的目的第20-21页
    第三节 环境信息公开与环境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第21-24页
        一、环境信息公开能保障公众的环境需求第21-22页
        二、环境信息公开能保障决策科学性第22-23页
        三、环境信息公开能促进决策民主化第23-24页
第三章 国外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重点考察第24-31页
    第一节 欧盟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第24-27页
    第二节 英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分析第27-29页
    第三节 启示与借鉴第29-31页
第四章 构建和完善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若干思考第31-51页
    第一节 在我国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是一种必然趋势第31-34页
        一、环境问题的公共性是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基础第31-32页
        二、影响和制约环境信息公开的因素第32-33页
        三、制度建成后的利弊分析第33-34页
    第二节 我国环境信息公开的现状第34-42页
        一、环境知情权的立法规定与实施现状第34-36页
        二、公众参与的立法规定与实施现状第36-37页
        三、中国环境信息公开的立法实践与实施现状第37-39页
        四、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第39-42页
    第三节 构建和完善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思路第42-51页
        一、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目的第42-43页
        二、建立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基本原则第43-45页
        三、环境信息公开的主体第45-46页
        四、环境信息公开的内容第46-47页
        五、环境信息公开的形式或途径第47-49页
        六、违反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的法律责任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虎杖中主要蒽醌类的提取、分离、修饰、改造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
下一篇: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矢量控制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