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引言 | 第7-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7-10页 |
二、本文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 第10页 |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10-14页 |
(一) 健康与健康教育 | 第10-11页 |
(二) 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 | 第11-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部分 中美两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 第15-22页 |
一、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 第15-18页 |
二、中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与现状 | 第18-20页 |
三、中美两国比较 | 第20-22页 |
(一) 差异分析 | 第20-21页 |
(二) 共性归纳 | 第21-22页 |
第二部分 中美两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比较 | 第22-27页 |
一、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 第22-24页 |
(一) 美国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 第22-23页 |
(二) 美国学校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 | 第23-24页 |
二、中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 第24-25页 |
(一)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 第24-25页 |
(二)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课程设置 | 第25页 |
三、中美两国比较 | 第25-27页 |
第三部分 中美两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比较 | 第27-33页 |
一、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 第27-29页 |
(一) 课堂内的实施途径 | 第27-28页 |
(二) 课堂外的实施途径 | 第28-29页 |
二、中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 | 第29-31页 |
(一) 课堂渗透 | 第29页 |
(二) 开设课程 | 第29页 |
(三) 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 | 第29-30页 |
(四) 建立家、校沟通渠道 | 第30页 |
(五) 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加强心理档案的现代化管理 | 第30-31页 |
(六) 积极开展中学生性健康教育 | 第31页 |
三、中美两国比较 | 第31-33页 |
(一) 共性归纳 | 第31页 |
(二) 差异分析 | 第31-33页 |
第四部分 中美两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方法比较 | 第33-38页 |
一、美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 第33-35页 |
(一) 心理诊断 | 第33-34页 |
(二) 干预 | 第34页 |
(三) 咨询会诊 | 第34-35页 |
二、中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 第35-37页 |
三、中美两国比较 | 第37-38页 |
结束语 | 第38-44页 |
一、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经验 | 第38-40页 |
(一) 积极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 第38页 |
(二) 政府重视,社会参与,立法管理,规范化服务 | 第38页 |
(三) 专业队伍庞大,培养计划完善,重视教师作用,注重实效和质量 | 第38-39页 |
(四) 科学化、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 第39-40页 |
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 | 第40-41页 |
(一)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绩 | 第40页 |
(二) 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40-41页 |
三、借鉴美国经验,对加强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 第41-44页 |
(一) 专门开设心理素质教育课程 | 第42页 |
(二)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教育 | 第42-43页 |
(三) 建构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 | 第43页 |
(四) 在学校心理辅导中,现代技术与传统方法并举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