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信托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引言 | 第14-27页 |
一、 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 | 第14-15页 |
二、 研究综述 | 第15-24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四、 研究创新 | 第25-27页 |
第一章 商业信托的制度基础 | 第27-65页 |
第一节 信托的历史考察 | 第27-43页 |
一、 信托的起源 | 第27-31页 |
二、 信托的概念和特征 | 第31-40页 |
三、 信托的历史转型 | 第40-43页 |
第二节 信托在商业领域发展的制度空间 | 第43-48页 |
一、 信托在商业领域发展的技术优势 | 第43-46页 |
二、 信托在商业领域发展的类型盘点 | 第46-48页 |
第三节 商业信托概念的厘清 | 第48-59页 |
一、 两大法系商业信托概念的考察 | 第48-53页 |
二、 本文语境下商业信托的概念阐释 | 第53-57页 |
三、 商业信托与相似概念的比较 | 第57-59页 |
第四节 商业信托的制度功能与价值取向 | 第59-65页 |
一、 商业信托的制度功能 | 第59-61页 |
二、 商业信托的价值取向 | 第61-65页 |
第二章 商业信托的法律性质 | 第65-100页 |
第一节 信托的法律性质 | 第65-78页 |
一、 逻辑起点:信托法律性质的内涵和意义 | 第65-70页 |
二、 制度纠结:信托法律性质的各种学说 | 第70-78页 |
第二节 商业信托的组织属性 | 第78-94页 |
一、 实证分析:英美商业信托的发展历程 | 第78-83页 |
二、 规范分析:法经济学视角下的商业信托 | 第83-94页 |
第三节 商业信托组织属性的制度价值 | 第94-100页 |
一、 商业信托与公司的交错互动 | 第94-96页 |
二、 商业信托在组织体系中的定位 | 第96-98页 |
三、 商事组织的多元化价值 | 第98-100页 |
第三章 商业信托的运作机制 | 第100-148页 |
第一节 商业信托的制度约束 | 第100-109页 |
一、 商事组织中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100-105页 |
二、 商业信托受托人权力的扩张 | 第105-108页 |
三、 商业信托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 | 第108-109页 |
第二节 商业信托受托人行为的规制 | 第109-130页 |
一、 普通信托受托人的信义义务 | 第109-116页 |
二、 商业信托与普通信托的区别对待 | 第116-118页 |
三、 商业信托受托人的信义义务 | 第118-126页 |
四、 商业信托受托人的责任规则 | 第126-130页 |
第三节 商业信托受益人权益的保障 | 第130-141页 |
一、 信托受益权的内容和特性 | 第130-132页 |
二、 商业信托受益人的管理参与权 | 第132-135页 |
三、 商业信托受益人的救济权 | 第135-139页 |
四、 商业信托受益人的对外责任规则 | 第139-141页 |
第四节 商业信托的设立、变更与终止 | 第141-148页 |
一、 商业信托的设立 | 第141-145页 |
二、 商业信托的变更 | 第145-146页 |
三、 商业信托的终止 | 第146-148页 |
第四章 我国商业信托制度的实践与困境 | 第148-178页 |
第一节 我国商业信托制度的实践考察 | 第148-161页 |
一、 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的内在机理 | 第148-153页 |
二、 证券投资基金的内在机理 | 第153-157页 |
三、 特定目的信托的内在机理 | 第157-161页 |
第二节 我国商业信托制度的困境探析 | 第161-178页 |
一、 思维桎梏:商业信托性质认识的偏差 | 第161-164页 |
二、 弄巧成拙:信托财产独立性功能的消解 | 第164-168页 |
三、 配置失衡:信托委托人法定权力的越界 | 第168-170页 |
四、 行为失范:信托受托人立法规制的失灵 | 第170-174页 |
五、 自我围困:信托受益人权益实现的阻隔 | 第174-178页 |
第五章 我国商业信托制度的立法完善 | 第178-221页 |
第一节 北美商业信托制度立法经验的考察与借鉴 | 第178-188页 |
一、 统一立法:北美商业信托制度的法律进路 | 第178-180页 |
二、 多维考量:北美商业信托制度的立法评判 | 第180-186页 |
三、 他山之石:北美商业信托立法的经验借鉴 | 第186-188页 |
第二节 我国商业信托制度立法完善的顶层设计 | 第188-196页 |
一、 先天不足:我国商业信托立法现状的评析 | 第188-192页 |
二、 顶层设计:我国商业信托立法完善的改革方向 | 第192-196页 |
第三节 我国商业信托制度立法完善的实现路径 | 第196-221页 |
一、 我国商业信托法律主体地位的确立 | 第196-204页 |
二、 我国商业信托委托人地位的淡化 | 第204-206页 |
三、 我国商业信托受托人义务与责任的明确 | 第206-213页 |
四、 我国商业信托受益人权益实现的保障 | 第213-221页 |
结论 | 第221-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23-233页 |
后记 | 第233-2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2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