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吉卜林小说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引论第11-29页
    一、 吉卜林文学道路的抉择第11-16页
        (一) 吉卜林文学创作背景第11-13页
        (二) 吉卜林的生平与文学创作概要第13-16页
    二、 吉卜林小说的研究概况及选题依据第16-26页
        (一) 吉卜林小说在中国的译介与研究概况第16-20页
        (二) 吉卜林小说在国外的研究概况第20-25页
        (三)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第25-26页
    三、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第26-29页
第一章 吉卜林小说的题材研究:对话文明第29-56页
    第一节 作家艺术观和世界形势的作用第30-39页
        一、 维多利亚时代的世界形势第32-37页
        二、 吉卜林艺术观的内涵第37-39页
    第二节 作品题材: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探索第39-54页
        一、 先前小说题材的影响第40-46页
        二、 吉卜林小说题材研究第46-54页
    小结第54-56页
第二章 吉卜林小说的叙事艺术第56-86页
    第一节 叙述模式第56-71页
        一、 叙述者第57-61页
        二、 叙述聚焦第61-67页
        三、 叙事时间第67-71页
    第二节 象征性第71-77页
        一、 火:人类之力量第72-73页
        二、 象叉:金钱就是死亡第73-75页
        三、 箭河:救赎之路第75-77页
    第三节 寓言性第77-83页
        一、 人类回归自然第78-80页
        二、 人类认清自我第80-82页
        三、 人类洗清罪孽第82-83页
    第四节 拟人性第83-85页
    小结第85-86页
第三章 动物文学和儿童文学:自然、社会与人第86-109页
    第一节 人与自然第87-96页
        一、 自然主义生命观:自由的本质第88-91页
        二、 意志与服从:自由的基石第91-94页
        三、 社会价值体系:自由的羁绊第94-96页
    第二节 社会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第96-105页
        一、 丛林法则:自由社会的保障第97-99页
        二、 学习与工作:健全社会的基石第99-102页
        三、 尊重与信任:人类社会的灵魂第102-105页
    第三节 心灵秩序:人类的神性第105-107页
    小结第107-109页
第四章 丛林小说和异国小说:审美距离第109-136页
    第一节 吉卜林小说中的心理距离和审美距离第110-111页
    第二节 空间、层次与正义第111-121页
        一、 丛林世界与“公正的正义”第112-116页
        二、 大游戏与“互利的正义”第116-121页
    第三节 时间、过程和德行第121-133页
        一、 道德规范:社会契约第122-126页
        二、 德行:人类灵魂的品质第126-130页
        三、 宗教的救赎之路第130-133页
    第四节 人本主义民族观第133-134页
    小结第134-136页
第五章 吉卜林小说的观念内涵第136-148页
    第一节 世界主义第136-143页
        一、 统治阶层的必要性第137-140页
        二、 世界的差异性第140-141页
        三、 世界的同一性第141-143页
    第二节 历史观第143-147页
        一、 历史中的文化反思第143-145页
        二、 历史中的因果联系第145-147页
    小结第147-148页
结论第148-150页
附录第150-151页
参考文献第151-156页
后记第156-157页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秦漢簡帛文獻文化詞語匯釋與研究
下一篇:自组织美学情境下的东北满族传统民居保护与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