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0页 |
2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项目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金相试样抛光机的发展历史与现状 | 第11-12页 |
·国外金相试样抛光机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金相试样抛光机研究现状 | 第12页 |
·金相试样抛光机的设计特点和主要技术指标 | 第12-14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3 基于PLC 金相试样抛光机的机械机构研究与设计 | 第15-28页 |
·抛光机整体机构和工作模式的确定 | 第15-16页 |
·抛光盘动力源的研究与选择 | 第16-22页 |
·抛光盘动力源的方案与研究 | 第16-19页 |
·抛光盘的动力源的选择与可行性分析 | 第19-20页 |
·步进电机的选择 | 第20-22页 |
·步进电机和抛光盘同步带传动系统的设计 | 第22-25页 |
·加减压机构 | 第25-26页 |
·夹具与磨抛光盘机构 | 第26-28页 |
4 基于PLC 金相试样抛光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8-38页 |
·控制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28-30页 |
·系统总体方案的确定 | 第28页 |
·控制系统硬件总体结构设计 | 第28-30页 |
·PLC 的选型与I/O 分配 | 第30-34页 |
·PLC 简介 | 第30-32页 |
·PLC 基本单元选型 | 第32-33页 |
·PLC 的I/O 存储地址分配 | 第33-34页 |
·PLC 与步进电机细分驱动器接口电路 | 第34-36页 |
·步进电机驱动器的选型 | 第34页 |
·步进电机驱动器接口电路 | 第34-36页 |
·增量式编码器与PLC 的接口电路 | 第36-38页 |
·编码器简介与选型 | 第36-37页 |
·增量编码器与PLC 的接口电路 | 第37-38页 |
5 基于PLC 金相试样抛光机的人机界面设计 | 第38-49页 |
·触摸屏的简介 | 第38-41页 |
·触摸屏的工作原理 | 第39页 |
·触摸屏的主要类型 | 第39-40页 |
·触摸屏在工业控制中的应用 | 第40-41页 |
·TP765-T 触摸屏简介 | 第41-45页 |
·TP765-T 的基本性能 | 第41-42页 |
·TP765-T 的通信的接口与画面编辑软件 | 第42-45页 |
·触摸屏画面的设计 | 第45-49页 |
·系统的操作界面具体设计 | 第45-46页 |
·自动操作界面 | 第46-48页 |
·手动操动界面 | 第48页 |
·转换操动界面 | 第48-49页 |
6 基于PLC 金相试样抛光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第49-56页 |
·抛光机控制系统主控程序设计 | 第49-50页 |
·抛光机自动控制程序设计 | 第50-53页 |
·自动控制主程序设计 | 第50-51页 |
·自动控制暂停子程序设计 | 第51-52页 |
·自动控制上电复位子程序设计 | 第52-53页 |
·抛光机手动控制程序设计 | 第53-54页 |
·步进电机软启动和软停止程序设计 | 第54-56页 |
7 抛光机可靠性设计和抗干扰措施 | 第56-59页 |
·机电设备的可靠性与抗干扰措施 | 第56-57页 |
·机电设备的可靠性 | 第56页 |
·机电设备的抗干扰措施 | 第56-57页 |
·PLC 控制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 | 第57-58页 |
·输入通道的抗干扰设计 | 第57-58页 |
·输出通道的抗干扰设计 | 第58页 |
·抛光机的抗震设计 | 第58-59页 |
8 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 第59-61页 |
9 结论与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作者简历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