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导言 | 第8-13页 |
一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二 现有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P2P 借贷概况及其特点 | 第13-18页 |
第一节 P2P 借贷的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一、 P2P 的起源及兴起 | 第13页 |
二、 P2P 网络借贷在国外的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三、 P2P 网络借贷在国内的发展现状 | 第15-16页 |
第二节 P2P 借贷呈现的特点 | 第16-18页 |
一、 与传统的商业银行贷款的区别 | 第16-18页 |
二、 与小额贷款公司的区别 | 第18页 |
第二章 P2P 借贷主要模式及其法律关系分析 | 第18-22页 |
第一节 P2P 借贷基本模式(中介模式)----拍拍贷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基于 P2P 的小贷担保模式----红岭创投 | 第20-21页 |
第三节 专业放贷人与债权转让模式----宜信 | 第21-22页 |
第三章 P2P 借贷存在的主要风险 | 第22-28页 |
第一节 立法不完善带来的法律风险 | 第22-25页 |
一、 可能涉及非法集资或者非法吸收存款 | 第22-24页 |
二、 可能涉及洗钱犯罪 | 第24-25页 |
第二节 缺乏监管带来的违规操作风险 | 第25-27页 |
一、 可能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 第25-26页 |
二、 贷款用途无法监管 | 第26-27页 |
第三节 因信息不对称等导致的信用风险 | 第27-28页 |
一、 借款人违约风险 | 第27页 |
二、 借款人或网络平台欺诈风险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加强对我国 P2P 借贷风险防范的法律对策 | 第28-33页 |
第一节 利用行业自律与监管,建立行业自律组织 | 第28-30页 |
第二节 建立完善的征信体系,允许有条件使用征信系统 | 第30-31页 |
第三节 制定专门规范民间借贷和网络借贷的法律法规 | 第31-32页 |
第四节 构建完善监管体系,采取多方监管方式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后记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