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水利工程论文--水利枢纽、水工建筑物论文--水工建筑物管理论文--水工建筑物的监测与原型观测论文

边坡监测的模式识别和极限分析研究

第一章 绪论第7-17页
    1.1 工程滑坡监测问题的回顾第7-9页
    1.2 边坡监测和预测的研究现状第9-15页
        1.2.1 边坡监测的数值计算分析法第10-11页
        1.2.2 统计分析方法第11-14页
        1.2.3 信息分析方法第14-15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5-17页
第二章 黄河小浪底高边坡工程及其监测系统介绍第17-42页
    2.1 进口边坡及其工程地质第17-29页
        2.1.1 进口边坡简介第17-18页
        2.1.2 自然边坡的地质地貌特征第18页
        2.1.3 地层岩性特征及分布情况第18-22页
        2.1.4 地质构造及其特征第22-25页
        2.1.5 层间剪切破碎带第25页
        2.1.6 泥化夹层分布情况第25-29页
    2.2 出口高边坡工程地质第29-37页
        2.2.1 出口边坡及其加固措施简介第29页
        2.2.2 地貌及地层岩性特征第29-30页
        2.2.3 地质构造及其特征第30-31页
        2.2.4 水文地质条件第31-33页
        2.2.5 泥化夹层的分布情况第33-37页
    2.3 小浪底高边坡的监测工程第37-42页
        2.3.1 前言第37页
        2.3.2 进口边坡监测仪器的布置第37-38页
        2.3.3 出口边坡监测仪器的布置第38-42页
第三章 应用于边坡监测的BP网络多层感知机模式识别器的研究第42-81页
    3.1 边坡监测中模式识别器的提出第42-43页
    3.2 边坡稳定状态模式的定义第43-54页
        3.2.1 边坡状态空间的因素分析第44-46页
        3.2.2 边坡状态模式的因素分析第46-47页
        3.2.3 影响小浪底高边坡安全的一些物理原因分析第47-48页
        3.2.4 边坡的状态模式第48-54页
    3.3 边坡监测模式识别的方法第54-68页
        3.3.1 模式识别问题的研究第54-55页
        3.3.2 人工神经网络的介绍第55-63页
        3.3.3 边坡监测BP网络多层感知机模式识别器的开发与应用第63-68页
    3.4 应用BP网络多层感知机模式识别器进行边坡监测资料的分析第68-80页
        3.4.1 基本材料和数据的准备第68-69页
        3.4.2 P0+75.8断面附近的监测项目及其监测数据第69-77页
        3.4.3 应用边坡监测多层感知机模式识别器分析边坡的状态模式第77-80页
    3.5 小结第80-81页
第四章 边坡稳定分析程序EMU在监测中的应用第81-92页
    4.1 EMU程序的介绍第81-86页
        4.1.1 边坡稳定分析的Sarma法及其改进第81-85页
        4.1.2 边坡稳定分析程序EMU简介第85-86页
    4.2 应用EMU程序进小浪底高边坡安全监测的数值分析第86-88页
    4.3 安全系数的预测方法第88-91页
    4.4 小结第91-92页
第五章 边坡监测的综合评判和报警第92-101页
    5.1 安全系数的报警级别第92-93页
    5.2 边坡稳定性的综合评判第93-98页
    5.3 专家系统技术简介第98-99页
    5.4 边坡监测综合评判程序的开发与应用第99-10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01-107页
    6.1 研究总结第101-104页
    6.2 边坡监测资料分析的发展前景第104-107页
参考文献第107-114页
致谢第114页

论文共11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地面背景下目标鲁棒跟踪技术研究
下一篇:学院派书法创作模式的立体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