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民生银行手机银行业务调研报告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前言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页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安排第12-13页
        1.2.1 研究思路第12页
        1.2.2 内容安排第12-13页
    1.3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3-14页
        1.3.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2 创新之处第14页
    1.4 技术路线第14-15页
2. 民生银行手机银行发展情况第15-18页
    2.1 民生银行手机银行业务介绍第15-16页
    2.2 民生银行手机银行种类及功能分析第16-18页
        2.2.1 个人版手机银行第16页
        2.2.2 小微版手机银行第16页
        2.2.3 信用卡版手机银行第16页
        2.2.4 企业版手机银行第16-18页
3. 民生银行手机银行业务调研情况第18-37页
    3.1 调研方案的设计第18页
        3.1.1 研究类型第18页
        3.1.2 抽样设计技术第18页
    3.2 问卷内容的拟定第18-19页
    3.3 样本回收第19页
    3.4 调查结果及分析第19-35页
        3.4.1 受访者的基本信息第19-22页
        3.4.2 受访者使用情况统计分析第22-32页
        3.4.3 驱动因素统计分析第32-35页
    3.5 调研小结第35-37页
4. 民生银行手机银行业务问题分析第37-41页
    4.1 安全隐患第37-38页
        4.1.1 技术选择风险第37页
        4.1.2 信息溢出风险第37页
        4.1.3 病毒攻击风险第37页
        4.1.4 安全信息不对称问题第37-38页
        4.1.5 突发事件风险第38页
        4.1.6 数据传输与存储安全第38页
    4.2 用途单一第38-39页
        4.2.1 受制于强势第三方支付平台第38页
        4.2.2 受制于客户对安全问题的考虑第38-39页
    4.3 高消费客户使用较少第39页
        4.3.1 高收入人群选择问题第39页
        4.3.2 社会信誉环境较差第39页
    4.4 普及率不高第39-41页
        4.4.1 客观因素第39-40页
        4.4.2 主观因素第40-41页
5. 民生银行手机银行业务问题的解决方案第41-45页
    5.1 安全隐患的解决方案第41-42页
        5.1.1 提高数据保密性第41页
        5.1.2 加强系统和数据完整性第41页
        5.1.3 强化身份鉴别第41-42页
        5.1.4 消除安全信息不对称第42页
    5.2 用途单一的解决方案第42-43页
        5.2.1 强化增值服务吸引客户第42页
        5.2.2 充分挖掘手机定位特性,开创手机银行服务新体验第42-43页
    5.3 高收入客户使用较少的解决方案第43页
        5.3.1 细分客户群,以客户为中心第43页
        5.3.2 重视系统推广与应用,发挥IT系统支持作用第43页
    5.4 普及率不高的解决方案第43-45页
        5.4.1 发掘培育客户群体第43-44页
        5.4.2 利用多方面渠道推广第44-45页
6. 结论第45-46页
    6.1 研究成果第45页
    6.2 研究的不足第45页
    6.3 未来的研究方向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附录 民生银行手机银行市场调研问卷第49-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衍生品加剧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了吗?--基于国内上市银行的经验数据
下一篇:BD公司私募股权融资风险控制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