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郓城县农村信贷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3 研究现状述评 | 第13页 |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论文结构 | 第14页 |
1.4 本文特色及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政策 | 第16-26页 |
2.1 农村信贷的概念与功能 | 第16-21页 |
2.1.1 农村信贷的概念 | 第16-17页 |
2.1.2 农村信贷的主要功能 | 第17-18页 |
2.1.3 农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 | 第18-21页 |
2.2 农村金融理论 | 第21-23页 |
2.2.1 农业信贷补贴论 | 第21-22页 |
2.2.2 农村金融市场论 | 第22页 |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 第22-23页 |
2.3 农村信贷的相关政策与管理流程 | 第23-26页 |
2.3.1 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政策 | 第23-24页 |
2.3.2 山东省地方政策 | 第24页 |
2.3.3 金融机构信贷流程与风险管理方法 | 第24-26页 |
第3章 山东省郓城县农村信贷市场分析 | 第26-34页 |
3.1 郓城县金融机构简介 | 第26-28页 |
3.1.1 郓城农村商业银行 | 第26-27页 |
3.1.2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 第27页 |
3.1.3 中国农业银行 | 第27-28页 |
3.1.4 农信农业合作社 | 第28页 |
3.2 郓城县农户资源调查 | 第28-31页 |
3.2.1 农户的劳动力概况 | 第28-29页 |
3.2.2 农户的受教育程度 | 第29-30页 |
3.2.3 农户的经营范围与规模 | 第30页 |
3.2.4 农户的收支情况 | 第30-31页 |
3.3 郓城县农户融资情况分析 | 第31-33页 |
3.4 郓城县农户资金需求 | 第33-34页 |
第4章 郓城县农村信贷影响因素分析 | 第34-42页 |
4.1 资金需求 | 第34-37页 |
4.1.1 农户经济基础 | 第34-35页 |
4.1.2 农户信用意识 | 第35-36页 |
4.1.3 农户信贷历史 | 第36-37页 |
4.2 信贷条件 | 第37-40页 |
4.2.1 信贷资金存量 | 第37页 |
4.2.2 信贷操作流程 | 第37-38页 |
4.2.3 信贷人员素质 | 第38-39页 |
4.2.4 信贷产品种类 | 第39-40页 |
4.3 信贷市场的信息完备性与对称性 | 第40-42页 |
第5章 实证分析 | 第42-49页 |
5.1 郓城县农村信贷影响因素模型 | 第42-43页 |
5.1.1 假设 | 第42-43页 |
5.1.2 模型构建 | 第43页 |
5.2 样本选取 | 第43-44页 |
5.3 模型的选择 | 第44-45页 |
5.4 结果分析 | 第45-49页 |
第6章 优化农村信贷的建议 | 第49-54页 |
6.1 优化农村信贷的建议 | 第49-52页 |
6.1.1 对提高农户需求建议 | 第49-50页 |
6.1.2 对金融机构的建议 | 第50-52页 |
6.2 建议增加新的信贷产品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