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9页 |
1.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9页 |
1.4 研究框架 | 第9-11页 |
第2章 新三板市场的特性 | 第11-14页 |
2.1 新三板股权交易的溯源 | 第11页 |
2.2 新三板市场的定位及意义 | 第11-12页 |
2.3 新旧三板市场的同异性 | 第12-14页 |
第3章 我国新三板法律制度概况 | 第14-23页 |
3.1 新三板法律体系构建的内涵 | 第14页 |
3.2《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 | 第14-17页 |
3.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下文简称《公司法》) | 第17-20页 |
3.4《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下简称《会计法》) | 第20-23页 |
3.5 总结新三板法律体系构建的优势 | 第23页 |
第4章 中美三板市场法律制度比较分析 | 第23-30页 |
4.1 为什么我国企业远走纳斯达克上市 | 第24-25页 |
4.2 美国三板市场相关法律制度的优势 | 第25-28页 |
4.2.1 美国OTCBB准入法律制度 | 第25-26页 |
4.2.2 美国OTCBB监管法律制度 | 第26-27页 |
4.2.3 美国OTCBB转板法律制度 | 第27-28页 |
4.3 我国新三板市场法律制度的缺陷 | 第28-30页 |
4.3.1 我国准入法律制度过于严格 | 第28-29页 |
4.3.2 我国监管法律制度不完善 | 第29页 |
4.3.3 我国转板法律制度不便捷 | 第29-30页 |
第5章 新三板法律制度完善建议 | 第30-37页 |
5.1 新三板市场的未来架构 | 第30-32页 |
5.1.1 借鉴美国三板市场法律模式 | 第30-31页 |
5.1.2 建立地方性股权交易平台 | 第31页 |
5.1.3 完善服务于小微型企业场外交易市场 | 第31-32页 |
5.2 新三板法律监管制度的完善 | 第32-35页 |
5.2.1 监管模式的选择 | 第32-33页 |
5.2.2 具体监管制度建立的原则 | 第33-35页 |
5.2.3 明确监管边界与构建综合监管体系 | 第35页 |
5.2.4 优化信息披露监督与处理机制 | 第35页 |
5.3 总结完善新三板法律制度的意义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后记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