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信息产业经济(总论)论文

中国互联网医疗体系的研究与探索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文献综述第10-12页
前言第12-13页
第1章 中国全面拥抱互联网第13-16页
    1.1 中国互联网基础环境良好第13-14页
    1.2 各个传统产业拥抱互联网第14-16页
第2章 对中国发展互联网医疗的PEST分析第16-28页
    2.1 从政治因素,政府积极推动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第16-18页
        2.1.1 利好政策助力医疗信息化建设第16-17页
        2.1.2 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仍大有可为第17-18页
    2.2 从经济因素,互联网医疗迎来发展的黄金阶段第18-20页
        2.2.1 国民经济稳定发展,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第18页
        2.2.2 持续的医疗体系投入成关键第18-20页
    2.3 从社会因素,人口老龄化和新生代用户群为互联网医疗带来发展机遇第20-24页
        2.3.1 人口老龄化必将拉动医疗支出第20-22页
        2.3.2 新兴用户群发挥着中坚力量第22-23页
        2.3.3 中国可应用病患基数庞大第23-24页
    2.4 从技术因素,新兴技术让互联网医疗成为可能第24-28页
        2.4.1 4G通信技术大幅度提高数据传输能力第24-25页
        2.4.2 采用高新技术的医疗器械得到推广和应用第25页
        2.4.3 新兴用户群重视科技参与感和体验第25-28页
第3章 发展互联网医疗离不开各个利益相关角色的配合第28-49页
    3.1 互联网医疗产业空间巨大第28-30页
    3.2 患者痛点分析:求医问诊等需求不能满足之痛第30-36页
        3.2.1 患者需求:从自诊求诊到院外康复第30-32页
        3.2.2 抓住病患就医痛点:寻诊、诊断、院外康复第32-34页
        3.2.3 医院就诊和院外健康维护构筑患者主要产业价值贡献第34-36页
    3.3 医生痛点分析:提升诊治效率和收入是关键第36-39页
        3.3.1 医生需求涵盖收入、研究、诊断风险等多方面第36页
        3.3.2 医生痛点:解决多点执业问题需要广泛破解第36-39页
    3.4 医院痛点分析:大医院小医院有差异第39-41页
        3.4.1 医院需求在于提升内部管理和诊断信息沟通效率第39-40页
        3.4.2 医院痛点:数据集中共享和医疗资源共享第40-41页
    3.5 药企痛点分析:药品推广渠道需要精准化第41-44页
        3.5.1 药企需求围绕药品或者器械的用户定位和跟踪第41-42页
        3.5.2 药企痛点:医改和反腐推动必须重新思考药品推广新渠道第42-43页
        3.5.3 市场规模预测第43-44页
    3.6 保险公司痛点分析:降成本是主驱动力第44-49页
        3.6.1 快速发展的保险市场将产生巨大的需求空间第44-46页
        3.6.2 保险公司痛点:降低销售成本降低赔付概率第46-49页
第4章 国内外互联网医疗行业分析第49-64页
    4.1 国内案例分析:大小平台纷纷上线,重在积累用户和资源第49-57页
        4.1.1 百度医疗:从小穿戴收集大数据第49-50页
        4.1.2 美柚:瞄准女性群体,未来全方位延伸服务第50-52页
        4.1.3 丁香园:汇集医生资源,拓展医院和药企业务第52-53页
        4.1.4 春雨医生:在线诊断解决患者不能满足之需求第53-55页
        4.1.5 九安医疗iHealth:从硬件走向平台第55-57页
    4.2 国外案例分析:借鉴盈利模式第57-64页
        4.2.1 Jawbone:硬件+软件,定位于“健康管理”第57页
        4.2.2 Epocrates:专业信息+数据库第57-59页
        4.2.3 Vocera:基于美国法规的医院内部移动通信第59-60页
        4.2.4 Zocdoc:基于美国执业特点对接医患资源第60-61页
        4.2.5 Zeo:硬件+软件,主打睡眠管理第61-62页
        4.2.6 WellDoc:手机+云端糖尿病患者管理平台第62-64页
第5章 理解制度,从用户积累和产品模式创新发展是互联 网医疗未来方向第64-77页
    5.1 把握互联网医疗的核心价值和表象价值是寻找机会关键第64-65页
    5.2 从中美医疗保险制度差异看中国互联网医疗发展限制第65-71页
        5.2.1 美国公共医疗保险制度第65-67页
        5.2.2 美国商业医疗保险是公共医保的重要补充第67-68页
        5.2.3 中国医疗保险制度以基础社保为主,向市场化转变第68-70页
        5.2.4 中美医疗保险制度差异将成为限制中国医疗保险市场化的因素第70-71页
    5.3 用户沉淀将是互联网医疗的核心第71-72页
        5.3.1 医疗资源合作受限,无法作为发展核心第71页
        5.3.2 用户沉淀才是发展王道,但核心是抓住用户痛点理解用户需求第71-72页
    5.4 可穿戴设备将在早期通过搭建进入壁垒获得先发优势第72页
        5.4.1 可穿戴设备已经获得阶段性成功第72页
        5.4.2 用户积聚和变现是可穿戴公司的长期发展目标第72页
    5.5 赢利模式向多元化发展第72-73页
    5.6 医疗遇到移动互联,成就下一座金矿第73-77页
        5.6.1 移动互联全民时代已经到来第73-74页
        5.6.2 刚需奠定医疗行业广阔空间第74页
        5.6.3 谷歌在疾病预防控制上的成功经验第74-75页
        5.6.4 移动医疗大数据和疾病预防控制第75-77页
第6章 SWOT分析瑞慈布道互联网医疗之局第77-89页
    6.1 优势第78-82页
        6.1.1 公司线上线下积累庞大用户数量第78-80页
        6.1.2 积极探索“就医援助”等O2O服务第80-82页
    6.2 劣势第82-83页
        6.2.1 民营医院对医生等人才的综合吸引力还不强第82页
        6.2.2 长期的融资渠道还未建立第82-83页
    6.3 机会第83-88页
        6.3.1 努力把瑞慈打造成为上市公司第83页
        6.3.2 从传统体检服务向综合型健康管理迈进第83-86页
        6.3.3 瑞慈积极布局远程医疗,实现医患资源重新匹配第86-87页
        6.3.4 一如既往深耕传统医疗,大胆探索和布局互联网医疗新路子第87-88页
    6.4 威胁第88-89页
        6.4.1 国家政策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第88页
        6.4.2 取消药品加成第88页
        6.4.3 医疗市场竞争加剧第88-89页
结论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致谢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列宁关于两种制度国家经贸关系思想研究
下一篇:瑞典社会保障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