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8-9页 |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9-16页 |
| 1.1 煤的化学分子结构 | 第9-10页 |
| 1.2 煤炭自燃指标气体的研究 | 第10-11页 |
| 1.3 煤自燃自由基和活性基团理论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1.3.1 煤自燃学说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3.2 煤自燃自由基理论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 1.3.3 煤自燃活性基团理论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第2章 不同煤种氧化过程气体产物释放规律 | 第16-34页 |
| 2.1 煤样的选取与制备 | 第16-17页 |
| 2.1.1 煤样的选取 | 第16页 |
| 2.1.2 煤样的制备 | 第16-17页 |
| 2.2 工业分析与元素分析 | 第17-20页 |
| 2.2.1 煤的工业分析 | 第17-19页 |
| 2.2.2 煤的元素分析 | 第19-20页 |
| 2.3 煤自燃氧化模拟实验 | 第20-33页 |
| 2.3.1 实验过程 | 第20-21页 |
| 2.3.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21-32页 |
| 2.3.3 实验结果总结 | 第32-33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第3章 煤氧化过程中生成自由基及活性基团变化规律研究 | 第34-57页 |
| 3.1 煤样的自由基ESR实验 | 第34-39页 |
| 3.1.1 实验过程 | 第35-36页 |
| 3.1.2 实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36-39页 |
| 3.2 煤样的傅里叶红外光谱实验研究 | 第39-56页 |
| 3.2.1 实验过程 | 第40-41页 |
| 3.2.2 煤样的红外吸收特征峰 | 第41-42页 |
| 3.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2-56页 |
| 3.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4章 煤氧化自由基-活性基团联合作用机理分析 | 第57-62页 |
| 4.1 煤自燃潜伏期自由基-活性基团联合作用分析 | 第57-59页 |
| 4.2 煤自燃自热阶段自由基-活性基团联合作用分析 | 第59-61页 |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导师简介 | 第68页 |
| 企业导师简介 | 第68-69页 |
| 作者简介 | 第69-70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