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有色金属论文--铜论文

喀拉塔格地区斑岩型铜矿磁异常特征和位场数据处理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4页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第12页
    1.2 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 研究成果第13-14页
第二章 改进阈值法小波变换第14-21页
    2.1 小波变换基本原理第14-16页
        2.1.1 连续小波变换第14-15页
        2.1.2 离散小波变换第15-16页
    2.2 吉布斯效应第16-17页
    2.3 小波去噪方法原理第17-19页
        2.3.1 小波阈值去噪原理第17-18页
        2.3.2 平移不变量小波去噪原理第18-19页
    2.4 模型试算第19-21页
第三章 位场数据处理方法研究第21-38页
    3.1 解析延拓第21-25页
        3.1.1 方法原理第21-22页
        3.1.2 向上延拓的作用第22-23页
        3.1.3 向下延拓的作用第23-25页
    3.2 匹配滤波第25-28页
        3.2.1 方法原理第25-26页
        3.2.2 径向平均对数功率谱第26-27页
        3.2.3 模型试算第27-28页
    3.3 垂向导数第28-32页
        3.3.1 方法原理第29页
        3.3.2 模型试算第29-32页
    3.4 欧拉反褶积第32-38页
        3.4.1 基本原理第32-33页
        3.4.2 构造指数的推导第33-36页
        3.4.3 计算过程及相关问题第36-37页
        3.4.4 模型试算第37-38页
第四章 喀拉塔格地区区域地质第38-49页
    4.1 研究区概况第38-45页
        4.1.1 地理概况第38页
        4.1.2 地质概况第38-42页
        4.1.3 地球物理概况第42-44页
        4.1.4 以往地质工作概况第44-45页
    4.2 斑岩型铜矿找矿规律第45-49页
        4.2.1 成矿条件第45-46页
        4.2.2 围岩蚀变及分带第46-48页
        4.2.3 斑岩型铜矿的主要成矿特征与找矿规律第48-49页
第五章 喀拉塔格地区数据处理解释第49-66页
    5.1 数据预处理第49-51页
        5.1.1 网格化第49页
        5.1.2 化极第49-50页
        5.1.3 △T剖面平面图第50-51页
    5.2 改进阈值法小波变换去噪第51-52页
    5.3 场的分离第52-55页
        5.3.1 解析延拓第52-54页
        5.3.2 匹配滤波第54-55页
    5.4 地质体范围的圈定第55-59页
        5.4.1 一阶垂向导数第56-57页
        5.4.2 二阶垂向导数第57-58页
        5.4.3 地质体范围的圈定第58-59页
    5.5 线性构造的划分第59-63页
        5.5.1 水平导数第60-61页
        5.5.2 欧拉反褶积第61-62页
        5.5.3 线性构造的划分第62-63页
    5.6 变高测量剖面第63-64页
    5.7 结果分析第64-6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0页
作者简介及在校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70-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代布特哈八旗研究
下一篇:RDW增加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长期预后关系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