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简述 | 第11-13页 |
1.3 超环面行星蜗杆传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2章 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传动的三维建模与二次开发 | 第17-30页 |
2.1 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传动基本原理及机构分析 | 第17-19页 |
2.1.1 传动基本构造与运动原理 | 第17页 |
2.1.2 传动比 | 第17-18页 |
2.1.3 超环面传动的啮合条件 | 第18-19页 |
2.2 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传动的啮合理论分析 | 第19-22页 |
2.3 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传动机构三维建模 | 第22-24页 |
2.4 传动系统的装配与运动仿真 | 第24-25页 |
2.5 传动系统参数化建模 | 第25-29页 |
2.5.1 参数化建模简介 | 第25页 |
2.5.2 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传动机构开发过程 | 第25-27页 |
2.5.3 超环面传动二次开发结果 | 第27-29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传动载荷分布与应力分析 | 第30-57页 |
3.1 传动系统载荷分布 | 第30-40页 |
3.1.1 公式推导 | 第30-32页 |
3.1.2 载荷分布规律 | 第32-34页 |
3.1.3 传动载荷的影响因素与影响规律 | 第34-40页 |
3.2 传动系统齿面接触应力计算 | 第40-42页 |
3.3 传动系统静力学有限元分析 | 第42-46页 |
3.4 有限元模拟接触应力与理论计算结果对比 | 第46-47页 |
3.5 定子对称与非对称结构传递转矩能力对比 | 第47-49页 |
3.5.1 定子对称结构应力分布 | 第47-48页 |
3.5.2 定子对称结构与非对称结构传递转矩对比 | 第48-49页 |
3.6 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传动模态分析 | 第49-56页 |
3.6.1 模态分析过程及结果 | 第49-52页 |
3.6.2 定子包角对机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的影响 | 第52-56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4章 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传动系统精度分析 | 第57-96页 |
4.1 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传动误差分析 | 第57-59页 |
4.1.1 机构误差的来源 | 第57-58页 |
4.1.2 误差的独立作用原理 | 第58-59页 |
4.1.3 机构误差的转换 | 第59页 |
4.2 各啮合副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 第59-72页 |
4.2.1 蜗杆-行星轮啮合副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 第59-66页 |
4.2.2 定子-行星轮啮合副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 第66-72页 |
4.3 啮合副误差的综合统计计算 | 第72-88页 |
4.3.1 蜗杆-行星轮啮合副误差的统计计算 | 第72-80页 |
4.3.2 蜗杆-行星轮啮合副综合统计计算式 | 第80-82页 |
4.3.3 定子-行星轮啮合副误差的统计计算 | 第82-86页 |
4.3.4 定子-行星轮啮合副误差的综合统计计算式 | 第86-88页 |
4.4 各误差对机构转角误差影响权重分析计算 | 第88-91页 |
4.5 系统精度计算软件开发 | 第91-95页 |
4.5.1 精度软件介绍 | 第91-92页 |
4.5.2 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传动精度软件制作 | 第92-93页 |
4.5.3 精度软件的运行 | 第93-94页 |
4.5.4 本论文精度计算结果 | 第94-9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第5章 永磁齿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传动的设计与计算 | 第96-114页 |
5.1 机构受力分析 | 第96-103页 |
5.1.1 磁力的产生机理 | 第96-98页 |
5.1.2 永磁齿行星轮磁场的研究 | 第98-102页 |
5.1.3 定子齿磁化 | 第102页 |
5.1.4 行星轮永磁齿的等效电流模型 | 第102-103页 |
5.2 永磁齿磁场力及行星轮转矩的计算 | 第103-110页 |
5.2.1 行星轮永磁体磁场力的计算 | 第103-106页 |
5.2.2 永磁齿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传动输出转矩计算 | 第106-107页 |
5.2.3 结果及分析 | 第107-110页 |
5.3 MAXWELL磁场模拟 | 第110-113页 |
5.3.1 不同尺寸永磁齿的力矩对比 | 第112页 |
5.3.2 转矩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对比 | 第112-11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6章 样机的设计加工与实验 | 第114-128页 |
6.1 试验装置简介 | 第114-115页 |
6.2 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样机的设计与实验 | 第115-122页 |
6.2.1 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样机的设计与加工 | 第115-116页 |
6.2.2 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样机实验 | 第116-121页 |
6.2.3 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传动实验结果分析 | 第121-122页 |
6.2.4 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样机实验数据对比 | 第122页 |
6.3 永磁齿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传动样机的设计与实验 | 第122-126页 |
6.3.1 永磁齿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传动样机的设计与加工 | 第122-123页 |
6.3.2 永磁齿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样机实验 | 第123页 |
6.3.3 永磁齿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机构速度波动的测量 | 第123-125页 |
6.3.4 永磁齿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样机实验数据对比 | 第125-126页 |
6.4 半定子式小型超环面样机与永磁齿半定子式超环面样机实验数据对比 | 第126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结论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134-135页 |
致谢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