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课题的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失步振荡过程中电气量变化特征 | 第14-28页 |
2.1 简单场景下振荡过程中电气量变化特征 | 第14-20页 |
2.1.1 视在阻抗的变化规律 | 第14-18页 |
2.1.2 母线电压变化特征 | 第18-19页 |
2.1.3 传输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的变化特征 | 第19-20页 |
2.2 单一因素作用下的振荡中心迁移规律 | 第20-26页 |
2.2.1 两侧电势幅值不等导致振荡中心迁移的规律[27] | 第20-22页 |
2.2.2 阻抗不均导致振荡中心迁移的规律[28] | 第22-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复杂场景下失步中心定位方法 | 第28-32页 |
3.1 节点位置函数的定义 | 第28页 |
3.2 失步振荡过程中测量阻抗的变化轨迹 | 第28-29页 |
3.3 失步中心位置的确定方法 | 第29-30页 |
3.4 振荡场景分类 | 第30-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四章 复杂场景下振荡中心漂移规律分析与振荡中心定位判据 | 第32-38页 |
4.1 失步中心位于区域电网间联络线 | 第32-34页 |
4.1.1 振荡过程分析 | 第32-33页 |
4.1.2 振荡中心定位判据 | 第33-34页 |
4.2 失步中心位于区域电网内部 | 第34-36页 |
4.2.1 ρ_E<1.0的情形 | 第34-35页 |
4.2.2 ρ_E=1.0与ρ_E>1.0的情形 | 第35页 |
4.2.3 振荡中心定位判据 | 第35-36页 |
4.3 联络线上不同节点间定位振荡中心的判断逻辑 | 第36-3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五章 仿真验证 | 第38-40页 |
5.1 失步中心在联络线MN上的情况 | 第38页 |
5.2 失步中心在S侧区域电网内部 | 第38-3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