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1.3.1 NGO的发展现状与社会作用 | 第11-13页 |
1.3.2 NGO的资金筹集困境 | 第13-15页 |
1.3.3 NGO资金筹集水平的影响因素及改善策略 | 第15-17页 |
1.3.4 艾滋病防治领域NGO的作用及问题 | 第17-18页 |
1.3.5 对现有研究的评述 | 第18页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1-23页 |
2.1.1 NGO的定义与分类 | 第21-22页 |
2.1.2 资金筹集 | 第22页 |
2.1.3 艾滋病防治领域NGO的概念和类型 | 第22-23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2.2.1 政府失灵与志愿失灵 | 第23-24页 |
2.2.2 公民社会理论 | 第24页 |
2.2.3 资源依赖理论 | 第24-25页 |
3 我国艾滋防治领域NGO的发展现状及资金筹集水平研究 | 第25-35页 |
3.1 我国艾滋病防治领域NGO的发展历史 | 第25-28页 |
3.2 现阶段我国艾滋病防治领域NGO的基本情况 | 第28-30页 |
3.2.1 我国艾滋病防治领域NGO的数量变化 | 第28-29页 |
3.2.2 我国艾滋病防治领域NGO的地域分布 | 第29-30页 |
3.3 我国艾滋病防治领域NGO资金筹集水平现状分析 | 第30-35页 |
3.3.1 我国艾滋病防治领域NGO资金筹集总量小 | 第30-32页 |
3.3.2 我国艾滋病防治领域NGO资金筹集总量两级分化 | 第32-35页 |
4 我国艾滋病防治领域NGO资金筹集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47页 |
4.1 经济发展水平 | 第35-36页 |
4.2 政府支持力度 | 第36-37页 |
4.3 NGO身份 | 第37-38页 |
4.4 民众关注度 | 第38-40页 |
4.5 组织能力 | 第40-44页 |
4.6 问题与假设 | 第44-47页 |
5 我国艾滋病防治领域NGO资金筹集影响因素定量研究 | 第47-59页 |
5.1 模型构建 | 第47-50页 |
5.1.1 研究对象界定 | 第47-48页 |
5.1.2 数据来源 | 第48页 |
5.1.3 数据分析 | 第48-50页 |
5.2 艾滋病防治领域NGO资金筹集水平影响因素 | 第50-59页 |
5.2.1 草根NGO身份不利于资金筹集水平提高 | 第50-51页 |
5.2.2 政府防艾基金提升有助于资金筹集 | 第51页 |
5.2.3 组织能力提高有助于资金筹集 | 第51-52页 |
5.2.4 地方经济发展水平高有助于资金筹集 | 第52-54页 |
5.2.5 综合分析 | 第54-59页 |
6 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59-6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59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59-63页 |
6.2.1 加强艾滋病防治领域NGO组织建设 | 第60-61页 |
6.2.2 完善规范艾滋病防治领域NGO发展的制度保障 | 第61-62页 |
6.2.3 培养公民精神 | 第62页 |
6.2.4 充分发挥媒体力量 | 第62页 |
6.2.5 加大政府对艾滋病防治领域NGO资金筹集力度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