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心脾两虚型焦虑症的临床观察与疗效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部分 综述 | 第9-23页 |
综述一 焦虑症的中医治疗概况 | 第9-18页 |
一、焦虑症的病因病机 | 第9-13页 |
1 古代文献中关于焦虑症方面的论述 | 第10-12页 |
2 现代病因病机研究 | 第12-13页 |
二、焦虑症的中医治疗 | 第13-17页 |
1 药物疗法 | 第13-15页 |
2 针刺治疗 | 第15-16页 |
3 其他疗法 | 第16页 |
4 目前国内研究存在问题 | 第16-17页 |
三、展望 | 第17-18页 |
综述二 焦虑症的西医治疗概况 | 第18-21页 |
一、焦虑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 第18-19页 |
1 遗传因素 | 第18页 |
2 生化因素 | 第18-19页 |
3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 第19页 |
4 分子生物学因素 | 第19页 |
二、焦虑症分型 | 第19页 |
三、焦虑症的西医治疗 | 第19-20页 |
1 药物治疗 | 第19页 |
2 非药物疗法 | 第19-20页 |
四、预后和预防 | 第20页 |
五、研究现状及展望 | 第20-21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23-31页 |
一、前言 | 第23页 |
二、病例选择 | 第23-24页 |
1 病例来源 | 第23页 |
2 病例选择标准 | 第23-2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1 样本量计算及分组方法 | 第24-25页 |
2 治疗方法 | 第25-26页 |
3 治疗周期及观察时点 | 第26页 |
4 观察指标 | 第26页 |
5 安全性检查 | 第26页 |
6 数据分析 | 第26-27页 |
7 总体疗效评价 | 第27页 |
四、研究结果 | 第27-31页 |
1 一般资料 | 第27页 |
2 对照比较 | 第27-31页 |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 第31-33页 |
一、课题设计 | 第31-32页 |
1 病因病机分析 | 第31页 |
2 选穴依据 | 第31页 |
3 对照组选择 | 第31-32页 |
二、研究结果分析讨论 | 第32页 |
1 HAMA量表 | 第32页 |
2 SAS量表 | 第32页 |
3 有效率分析 | 第32页 |
三、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 第32-33页 |
致谢 | 第33-34页 |
个人简历 | 第34-35页 |
附录 | 第35-37页 |
附录1 | 第35-36页 |
附录2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