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7-10页 |
一、选题背景、依据、意义 | 第7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7-9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9-10页 |
第一章 俞樾创作《右台仙馆笔记》的动因 | 第10-17页 |
第一节 家学渊源 | 第10-13页 |
第二节 劝世化俗 | 第13-15页 |
第三节 消遣自娱 | 第15-17页 |
第二章 经学思维方式影响下的《右台仙馆笔记》创作 | 第17-27页 |
第一节 《右台仙馆笔记》治学方式之内嵌 | 第17-23页 |
第二节 《右台仙馆笔记》补史意识和实录精神之体现 | 第23-25页 |
第三节 《右台仙馆笔记》通经致用思想之体现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志怪小说传统与《右台仙馆笔记》创作 | 第27-35页 |
第一节 志怪小说传统对俞樾文言小说创作的影响 | 第27-28页 |
第二节 《右台仙馆笔记》鬼蜮幽冥世界之建构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右台仙馆笔记》对“志怪”范围的拓展 | 第30-32页 |
第四节 清末动荡的社会现实在小说中的反映 | 第32-35页 |
第四章 《右台仙馆笔记》的文体艺术解读——兼与《阅微草堂笔记》比较 | 第35-44页 |
第一节 结构布局 | 第35-37页 |
第二节 情节设计 | 第37-39页 |
第三节 人物形象塑造 | 第39-40页 |
第四节 《右台仙馆笔记》与《阅微草堂笔记》之比较 | 第40-44页 |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