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 1 绪论 | 第9-17页 |
| 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 1.1.1 社会背景 | 第9页 |
| 1.1.2 学校背景 | 第9-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 1.2.1 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2.2 对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的培养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1.2.3 科学素养的多种定义 | 第12-13页 |
| 1.2.4 科学素养培养方式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3 问题提出与研究目标 | 第14-15页 |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7页 |
| 2. 利用信息技术多途径提升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科学素养的策略 | 第17-20页 |
| 2.1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 2.1.1 对信息技术的理解 | 第17页 |
| 2.1.2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的定义 | 第17页 |
| 2.1.3 科学素养的含义 | 第17-18页 |
| 2.1.4 合作学习的含义 | 第18页 |
| 2.1.5 微课的含义 | 第18页 |
| 2.1.6 博客的含义 | 第18页 |
| 2.2 利用信息技术多途径提升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科学素养的策略 | 第18-20页 |
| 2.1.1 多媒体演示课件与教学有效融合的策略 | 第18-19页 |
| 2.1.2 微课教学策略 | 第19页 |
| 2.1.3 博客教学策略 | 第19-20页 |
| 3 我校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科学素养的现状调查分析 | 第20-22页 |
| 3.1 我校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的科学素养现状调查 | 第20-21页 |
| 3.1.1 问卷的制作 | 第20页 |
| 3.1.2 学生填写问卷 | 第20页 |
| 3.1.3 分析问卷并得出结果 | 第20-21页 |
| 3.2 通过合作学习提升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的科学素养 | 第21-22页 |
| 4 利用信息技术多途径提升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科学素养的策略的具体实施过程 | 第22-43页 |
| 4.1 利用多媒体演示课件进行常规课堂教学 | 第22-27页 |
| 4.1.1 课例展示 | 第22-26页 |
| 4.1.2 课例分析 | 第26页 |
| 4.1.3 分析结果 | 第26-27页 |
| 4.2 利用多媒体演示课件有效与课堂教学融合 | 第27-30页 |
| 4.2.1 课例展示 | 第27-30页 |
| 4.2.2 课例分析及结果 | 第30页 |
| 4.3 利用信息技术多途径在不同类型的科学课中的实施 | 第30-37页 |
| 4.3.1 课例展示 | 第31-35页 |
| 4.3.2 课例分析 | 第35-36页 |
| 4.3.3 分析结果 | 第36-37页 |
| 4.4 以“微课”为载体,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 第37-40页 |
| 4.4.1 课例细节对比展示 | 第37-38页 |
| 4.4.2 课例分析 | 第38页 |
| 4.4.3 微课在科学课中的应用 | 第38-40页 |
| 4.5 以“博客”为教学载体,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 第40-43页 |
| 4.5.1 建立科学组博客,教会学生建博客 | 第40-41页 |
| 4.5.2 督促学生博客学习,拓展知识经验交流 | 第41-42页 |
| 4.5.3 坚持学习,逐步收获 | 第42-43页 |
| 5 研究成果与未来展望 | 第43-47页 |
| 5.1 利用信息技术多途径提升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科学素养的有效策略 | 第43-44页 |
| 5.2 进城务工农民随迁子女科学素养提升的表现 | 第44-46页 |
| 5.3 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 第46-47页 |
| 5.3.1 研究的不足 | 第46页 |
| 5.3.2 对未来的展望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 附件 | 第50-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