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10-21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2、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6页 |
1、研究思路 | 第15页 |
2、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工伤保险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6-21页 |
1、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7页 |
2、工伤预防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二、Z市碳素企业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1-30页 |
(一)碳素企业工伤预防机制的现状 | 第21-25页 |
1、Z市碳素企业基本情况 | 第24页 |
2、企业职工基本情况 | 第24-25页 |
(二)Z市碳素企业工伤保险预防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5-30页 |
1、职工安全意识的缺乏 | 第25-27页 |
2、职工缺乏对工伤保险预防的认识 | 第27页 |
3、企业对工伤预防不够重视 | 第27-30页 |
三、影响碳素企业工伤预防问题的原因 | 第30-39页 |
(一)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不完整性 | 第30-31页 |
(二)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管理不畅 | 第31-39页 |
1、从政府层面上分析 | 第31页 |
2、从企业层面分析 | 第31-32页 |
3、工伤保险预防费率机制的不合理 | 第32-35页 |
4、企业对工伤预防知识缺乏 | 第35-39页 |
四、国外工伤保险预防机制及其借鉴 | 第39-45页 |
(一)德国工伤保险预防机制 | 第39-41页 |
1、德国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简要分析 | 第39-40页 |
2、德国工伤预防机制的特点 | 第40-41页 |
(二)日本工伤保险预防机制 | 第41-42页 |
1、日本工伤保险预防机制的简要分析 | 第41-42页 |
2、日本工伤预防机制的特点 | 第42页 |
(三)国外工伤保险预防的经验借鉴 | 第42-45页 |
1、工伤保险的核心在于工伤预防 | 第42-43页 |
2、法律体系是工伤预防的有力保障 | 第43页 |
3、建立合理的工伤预防管理体系 | 第43页 |
4、加强企业的工伤预防 | 第43-44页 |
5、注重工伤安全教育的培训 | 第44-45页 |
五、加强碳素企业工伤保险预防的对策思考 | 第45-50页 |
(一)落实工伤预防为基础 | 第45-46页 |
1、加强安全生产制度的建设 | 第45页 |
2、加强企业安全监管部门的建设 | 第45-46页 |
3、加强对企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 第46页 |
4、扩大安全生产的设备投入 | 第46页 |
(二)建立规范的工伤保险预防机制 | 第46-48页 |
1、建立合理配套的法律体制 | 第47页 |
2、明确工伤保险预防的具体条文 | 第47-48页 |
(三)建立完善的工伤保险预防机制 | 第48-50页 |
1、完善企业管理机制 | 第48页 |
2、完善部门间的协调机制 | 第48页 |
3、完善企业监管机制 | 第48页 |
4、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费率机制 | 第48-5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A | 第53-55页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的学术论文发表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