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废CRT含铅玻璃制取水玻璃后溶解渣中含铅化合物的分离回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5页
        1.2.1 国外研究进展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3 存在的不足第15页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15-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研究机理及工艺路线第17-33页
    2.1 废CRT含铅玻璃熔制及水玻璃熔块溶解机理第17-24页
        2.1.1 废CRT含铅玻璃的结构分析第17-20页
        2.1.2 用废CRT含铅玻璃制取水玻璃的机理第20-22页
        2.1.3 水玻璃熔块的熔制机理第22-23页
        2.1.4 水玻璃熔块的溶解机理第23-24页
    2.2 溶解残渣中含铅化合物的浮选机理第24-31页
        2.2.1 矿物的浮选机理第25-27页
        2.2.2 含铅化合物的浮选机理第27-31页
    2.3 技术工艺路线第31-33页
第三章 含铅水玻璃熔块溶解条件的优化第33-45页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3-35页
        3.1.1 实验材料第33页
        3.1.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33-34页
        3.1.3 实验方法第34-35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5-44页
        3.2.1 溶解时间对溶解效果的影响第35-39页
        3.2.2 溶解温度(系统自建压)对溶解效果的影响第39-41页
        3.2.3 Na2S·9H2O混合溶解对溶解效果的影响第41-44页
    3.3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溶解残渣中含铅化合物分离的浮选研究第45-55页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45-48页
        4.1.1 实验材料第45页
        4.1.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45-46页
        4.1.3 实验方法第46-48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8-54页
        4.2.1 矿浆浓度对含铅化合物浮选效果的影响第48-49页
        4.2.2 p H值对对含铅化合物浮选效果的影响第49-50页
        4.2.3 乙基黄药的投加量对含铅化合物浮选效果的影响第50-52页
        4.2.4 松醇油的投加量对含铅化合物浮选效果的影响第52-53页
        4.2.5 浮选时间对含铅化合物浮选效果的影响第53-54页
    4.3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不同捕收剂对含铅化合物浮选效果影响研究第55-63页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55-56页
        5.1.1 实验材料第55页
        5.1.2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55-56页
        5.1.3 实验方法第56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56-61页
        5.2.1 捕收剂的投加量对硫化铅浮选效果的影响第56-57页
        5.2.2 p H值对不同捕收剂浮选效果的影响第57-59页
        5.2.3 p H值与不同捕收剂相互作用对浮选回收率的影响规律第59-61页
    5.3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六章 浮选回收含铅化合物形貌及成分分析第63-67页
    6.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63页
        6.1.1 实验原材料第63页
        6.1.2 实验仪器第63页
    6.2 实验方法第63-64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64-65页
        6.3.1 浮选含铅化合物SEM分析结果第64-65页
        6.3.2 浮选所得含铅化合物XRD分析结果第65页
    6.4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七章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4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秦岭河谷型乡镇村级阵地建设模式研究
下一篇:秦岭河谷型乡镇规划的生态技术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