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基础科学论文--建筑物理学论文--建筑光学论文--人工照明、人工采光论文

建筑电气系统提高照明质量的措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课题国内外发展现状第10-13页
    1.3 论文结构安排第13-14页
第二章 照明质量基本理论第14-44页
    2.1 光的度量第14-18页
    2.2 照明质量评价要素第18-32页
        2.2.1 照度及均匀度第18-24页
        2.2.2 亮度分布第24页
        2.2.3 眩光第24-27页
        2.2.4 频闪第27-30页
        2.2.5 色温与显色性第30-31页
        2.2.6 阴影与造型立体感第31-32页
    2.3 电光源的类型及特性第32-38页
        2.3.1 电光源的分类及发展第32-34页
        2.3.2 常见照明电光源第34-38页
    2.4 电能质量与照明第38-42页
        2.4.1 电压偏差对照明设备的影响第38-39页
        2.4.2 电压波动与闪变对照明的影响第39-41页
        2.4.3 间谐波对照明的影响第41-42页
    2.5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提高照明质量的措施第44-68页
    3.1 合理应用光源和灯具第44-50页
        3.1.1 照明光源的选择第44-46页
        3.1.2 选择合适的灯具第46-48页
        3.1.3 选择适宜的附件第48-50页
    3.2 保证照明布局设计质量第50-53页
        3.2.1 选择良好照明方式第50-52页
        3.2.2 合理布置灯具第52-53页
    3.3 选择最佳照明控制方式第53-57页
        3.3.1 选择合理的开关控制第54-55页
        3.3.2 智能照明系统的应用第55-57页
    3.4 自然采光第57-62页
        3.4.1 太阳光对照明质量的意义第58页
        3.4.2 自然采光技术第58-60页
        3.4.3 光导照明的优化控制第60-62页
    3.5 提高电能质量第62-66页
        3.5.1 优化照明供电设计第62-63页
        3.5.2 无功补偿第63-65页
        3.5.3 间谐波治理第65-66页
    3.6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四章 图书馆照明案例研究第68-89页
    4.1 工程概括第68页
    4.2 图书馆照明设计研究第68-76页
        4.2.1 图书馆照明设计依据第68-69页
        4.2.2 合理选择光源第69-71页
        4.2.3 灯具及其附件的应用第71-73页
        4.2.4 照明布局设计第73-75页
        4.2.5 良好的照明控制第75-76页
    4.3 图书馆灯具布置研究第76-88页
        4.3.1 书库灯具布置研究第76-82页
        4.3.2 自习室灯具布置研究第82-88页
    4.4 本章小结第88-89页
结论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3-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约翰·科里亚诺《第三交响曲“大竞技场”》创作技术研究
下一篇:轻巧型花腔女高音与抒情型花腔女高音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