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特种焊接论文--激光焊论文

铁白铜及其异种金属的激光焊接与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4-24页
    1.1 项目背景第14页
    1.2 铜钢异种材料连接技术的现状第14-17页
        1.2.1 异种材料的焊接方法第14-15页
        1.2.2 Cu/Fe激光焊接性分析第15-16页
        1.2.3 铜-钢异种金属焊接发展现状第16-17页
    1.3 激光焊接综述第17-21页
        1.3.1 激光加工技术的兴起第17-18页
        1.3.2 激光焊原理及特点第18-19页
        1.3.3 激光焊接的分类第19-20页
        1.3.4 激光焊工艺参数第20-21页
    1.4 激光焊接在异种材料焊接中的发展现状第21-22页
    1.5 铜钢激光焊接的发展现状第22-23页
    1.6 本文研究内容第23-24页
第2章 试验设备材料及研究方法第24-29页
    2.1 试验材料第24页
    2.2 试验测试设备第24-27页
        2.2.1 激光焊接设备第24-25页
        2.2.2 激光焊接试验夹具第25-26页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6页
        2.2.4 能量色散谱仪第26-27页
    2.3 性能测试第27-29页
        2.3.1 拉伸试验第27页
        2.3.2 焊缝形貌及组织观察第27页
        2.3.3 硬度试验第27-28页
        2.3.4 焊接试样断口扫描电镜试验第28页
        2.3.5 焊缝EDS元素分析试验第28-29页
第3章 BFe3011 激光焊接工艺及接头性能第29-45页
    3.1 引言第29页
    3.2 基于正交试验的BFe3011 激光焊接试验第29-36页
        3.2.1 BFe3011 激光焊接试验方案设计第29页
        3.2.2 试验指标的选取第29页
        3.2.3 试验因素的确定第29-30页
        3.2.4 试验因素水平的确定第30页
        3.2.5 正交表的确定第30-31页
        3.2.6 数据分析第31-35页
        3.2.7 正数据分析结论第35-36页
    3.3 BFe3011 激光焊焊接接头性能的研究第36-44页
        3.3.1 焊接试样宏观形貌分析第36页
        3.3.2 焊缝微观形貌分析第36-37页
        3.3.3 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分析第37-41页
        3.3.4 BFe3011 激光焊焊接接头拉伸断口分析第41-43页
        3.3.5 BFe3011 激光焊焊接接头硬度第43-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4章 BFe3011 与Q235钢激光焊接工艺及接头性能第45-72页
    4.1 引言第45页
    4.2 BFe3011 与Q235钢激光焊接工艺设计第45-47页
    4.3 BFe3011 与Q235钢激光焊接组织性能分析第47-70页
        4.3.1 焊接试样宏观形貌分析第47-48页
        4.3.2 焊缝中Cu、Ni和Fe的含量第48-63页
        4.3.3 焊缝显微组织第63-66页
        4.3.4 焊接接头拉伸性能及拉伸试样断口形貌第66-69页
        4.3.5 焊接接头硬度分析第69页
        4.3.6 焊接接头缺陷分析第69-70页
    4.4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5章 BFe3011 与304不锈钢激光焊接工艺及接头性能第72-87页
    5.1 引言第72页
    5.2 基于正交试验的BFe3011 与304不锈钢激光焊接试验第72-78页
        5.2.1 BFe3011 与304不锈钢激光焊接试验工艺参数第72-73页
        5.2.2 数据分析第73-77页
        5.2.3 试验数据结论第77-78页
    5.3 BFe3011 与304不锈钢激光焊接接头性能研究第78-86页
        5.3.1 焊缝中元素的分布及含量第78-83页
        5.3.2 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分析第83-84页
        5.3.3 焊接接头拉伸断口分析第84-85页
        5.3.4 接接头硬度分析第85-86页
    5.4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结论第87-88页
参考文献第88-9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3-94页
致谢第94-95页
详细摘要第95-98页

论文共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侵彻载荷作用下双层舱壁结构响应预报方法研究
下一篇:《失控》(节选)汉译实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