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第8-24页 |
1.1 性别决定 | 第8-16页 |
1.1.1 染色体性别决定 | 第8-10页 |
1.1.2 性别决定基因 | 第10-12页 |
1.1.3 环境因素对性别决定的影响 | 第12-15页 |
1.1.4 小结 | 第15-16页 |
1.2 生殖细胞 | 第16-19页 |
1.2.1 生殖细胞的决定 | 第16-18页 |
1.2.2 生殖细胞的迁移 | 第18-19页 |
1.2.3 小结 | 第19页 |
1.3 Wnt信号通路 | 第19-24页 |
1.3.1 Wnt信号通路的分类 | 第20页 |
1.3.2 Wnt信号通路的受体Frizzleds | 第20-21页 |
1.3.3 Wnt信号通路与性腺发育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4-42页 |
2.1 实验动物 | 第24页 |
2.2 TALENs | 第24-30页 |
2.2.1 靶位点的选择 | 第24-25页 |
2.2.2 利用Golden Gate方法组装TALENs | 第25-30页 |
2.3 Cas9 | 第30-32页 |
2.3.1 CRISPR/Cas9靶点的选择 | 第30页 |
2.3.2 gRNA体外转录载体的构建 | 第30-31页 |
2.3.3 合成Cas9 mRNA和gRNA | 第31-32页 |
2.4 显微注射 | 第32页 |
2.5 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32-33页 |
2.6 mRNA和gRNA的体外转录 | 第33-34页 |
2.7 PCR反应 | 第34-35页 |
2.8 分子克隆相关方法 | 第35-40页 |
2.8.1 总RNA的提取 | 第35-36页 |
2.8.2 cDNA第一链的合成(20μl体系) | 第36-37页 |
2.8.3 Axygen试剂盒提取质粒步骤 | 第37-38页 |
2.8.4 Axygen试剂盒纯化PCR产物 | 第38页 |
2.8.5 酶切体系(10μl) | 第38页 |
2.8.6 Axygen试剂盒切胶纯化 | 第38-39页 |
2.8.7 连接体系(Thermo scientific) | 第39页 |
2.8.8 转化(自制感受态细胞) | 第39-40页 |
2.9 胚胎整体原位杂交 | 第40-42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42-56页 |
3.1 frizzleds(fzs)在斑马负胚胎中的sexually dimorphic expression | 第42-43页 |
3.2 fzs基因的敲除 | 第43-48页 |
3.2.1 检测靶点有效性及构建F0代斑马鱼突变体 | 第44-45页 |
3.2.2 筛选具有germline transmission的F0代斑马鱼 | 第45页 |
3.2.3 筛选杂合突变F1代 | 第45页 |
3.2.4 筛选纯合突变F2代 | 第45-48页 |
3.3 fzs突变对PGC的影响 | 第48-53页 |
3.3.1 PGC的决定与定位 | 第49-50页 |
3.3.2 PGC的增殖 | 第50页 |
3.3.3 PGC的维持 | 第50-53页 |
3.4 统计结果 | 第53-56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斑马鱼一号染色体的基因敲除 | 第62-66页 |
1 斑马鱼一号染色体基因敲除工作发起的意义 | 第62页 |
2 本人承担工作的研究进展 | 第62-66页 |
2.1 各基因截止论文完成时的进展情况汇总 | 第63页 |
2.2 各基因F1代剪尾鳍提基因组PCR产物测序分析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附件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