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体育论文--体育理论论文--体育基础科学论文--运动生物化学论文

力竭运动及钝挫伤各时相大鼠骨骼肌PTRF/MG53/Pax7/β-catenin的变化及其机制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符号说明第10-11页
前言第11-12页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第12-23页
    1 骨骼肌概述第12-16页
        1.1 骨骼肌的组织学结构与功能第12页
        1.2 骨骼肌损伤第12-14页
            1.2.1 骨骼肌损伤概念第12页
            1.2.2 骨骼肌损伤分类第12-13页
            1.2.3 骨骼肌损伤机制第13-14页
                1.2.3.1 肌细胞机械损伤第13页
                1.2.3.2 能量代谢紊乱第13页
                1.2.3.3 电解质失衡第13-14页
                1.2.3.4 自由基损伤第14页
        1.3 骨骼肌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第14-15页
            1.3.1 骨骼肌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第14页
                1.3.1.1 一次性力竭运动模型第14页
                1.3.1.2 钝挫伤模型第14页
            1.3.2 骨骼肌损伤动物模型的评价第14-15页
                1.3.2.1 安静常氧状态下骨骼肌的超微结构第15页
                1.3.2.2 一次性力竭运动对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影响第15页
                1.3.2.3 钝挫伤对骨骼肌超微结构的影响第15页
        1.4 骨骼肌损伤的修复第15-16页
    2 MG53、PTRF及其修复骨骼肌细胞膜损伤的机制第16-18页
        2.1 细胞膜修复蛋白第16-17页
            2.1.1 MG53蛋白第16-17页
            2.1.2 聚合酶Ⅰ和转录释放因子第17页
        2.2 细胞膜损伤修复机制第17-18页
            2.2.1 MG53与肌细胞膜修复第17-18页
            2.2.2 PTRF与细胞膜修复第18页
    3 肌卫星细胞与骨骼肌损伤修复第18-22页
        3.1 肌卫星细胞概述第18-20页
            3.1.1 肌卫星细胞的发现第19页
            3.1.2 肌卫星细胞的自我更新第19页
            3.1.3 肌卫星细胞的特异性标记Pax7第19-20页
            3.1.4 肌卫星细胞与骨骼肌损伤修复第20页
        3.2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肌卫星细胞第20-22页
            3.2.1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第20-21页
            3.2.2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卫星细胞自我更新第21-22页
    4 研究展望第22-23页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第23-4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32页
        1.1 实验动物与模型第24-25页
            1.1.1 实验动物和喂养第24页
            1.1.2 实验动物分组第24页
            1.1.3 动物模型的建立第24-25页
                1.1.3.1 一次性力竭运动模型第24页
                1.1.3.2 钝挫伤模型第24-25页
        1.2 样本取材与处理第25页
            1.2.1 样本取材第25页
            1.2.2 组织样本制备第25页
        1.3 指标测定与方法第25-30页
            1.3.1 蛋白含量测定第25-26页
                1.3.1.1 检测原理第25-26页
                1.3.1.2 检测步骤第26页
            1.3.2 酶联免疫法第26-27页
                1.3.2.1 检测原理第26页
                1.3.2.2 检测方法与步骤第26-27页
                1.3.2.3 结果计算第27页
            1.3.3 骨骼肌组织总RNA的提取第27-28页
                1.3.3.1 准备工作第27页
                1.3.3.2 提取总RNA第27-28页
                1.3.3.3 RNA质量和浓度检测第28页
            1.3.4 RNA反转录第28-29页
            1.3.5 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 PCR)第29-30页
                1.3.5.1 引物设计第29页
                1.3.5.2 实时荧光定量反应体系第29页
                1.3.5.3 实时荧光定量反应条件第29-30页
                1.3.5.4 实时荧光定量结果的计算第30页
                1.3.5.5 荧光定量PCR溶解曲线第30页
        1.4 实验仪器第30-31页
        1.5 实验试剂第31-32页
        1.6 统计学处理第32页
    2 实验结果第32-41页
        2.1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和血清PTRF含量的比较第32-33页
        2.2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PTRF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第33-34页
        2.3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和血清MG53含量的比较第34-35页
        2.4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MG53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第35-37页
        2.5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和血清Pax7含量的比较第37-38页
        2.6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各组大鼠骨骼肌组织Pax7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第38-39页
        2.7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各组大鼠骨骼肌组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第39-41页
    3 讨论第41-46页
        3.1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对PTRF的影响第41-42页
        3.2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对MG53的影响第42-43页
        3.3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对Pax7的影响第43-44页
        3.4 力竭运动和钝挫伤对β-catenin的影响第44-46页
    4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4页
致谢第54-55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下承式CFST系杆拱桥地震响应分析
下一篇:frizzleds在斑马鱼性别决定过程中功能的初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