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1.3 研究内容和范围 | 第10-11页 |
1.4 新媒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4.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2 新媒体在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 第15-25页 |
2.1 新媒体定义及表现 | 第15-16页 |
2.1.1 新媒体概念 | 第15页 |
2.1.2 新媒体技术的功能 | 第15-16页 |
2.1.3 新媒体的形态 | 第16页 |
2.2 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所面临的环境 | 第16-20页 |
2.2.1 社会环境 | 第16-17页 |
2.2.2 教学环境 | 第17-18页 |
2.2.3 媒体环境 | 第18-20页 |
2.3 新媒体在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情况 | 第20-25页 |
2.3.1 应用形式 | 第21-22页 |
2.3.2 应用范围 | 第22页 |
2.3.3 应用价值 | 第22-25页 |
3 新媒体应用对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 第25-33页 |
3.1 传统媒体的瓶颈 | 第25-26页 |
3.1.1 单向信息传递 | 第25页 |
3.1.2 过程体验匮乏 | 第25-26页 |
3.1.3 门类相对封闭 | 第26页 |
3.2 新媒体的特点 | 第26-29页 |
3.2.1 广泛性 | 第26-27页 |
3.2.2 交互性 | 第27-28页 |
3.2.3 非线性 | 第28页 |
3.2.4 动态性 | 第28-29页 |
3.2.5 效益性 | 第29页 |
3.2.6 多元性 | 第29页 |
3.3 新媒体的思维方式 | 第29-31页 |
3.3.1 沟通延伸 | 第30页 |
3.3.2 需求导向 | 第30页 |
3.3.3 角色变换 | 第30-31页 |
3.3.4 创新引领 | 第31页 |
3.4 新媒体与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双向需求 | 第31-33页 |
3.4.1 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需要新媒体 | 第31-32页 |
3.4.2 新媒体在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再创造 | 第32-33页 |
4 新媒体在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实践 | 第33-43页 |
4.1 新媒体对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作用 | 第33-37页 |
4.1.1 辅助艺术教学 | 第33-34页 |
4.1.2 丰富艺术实践 | 第34-35页 |
4.1.3 营造校园氛围 | 第35-36页 |
4.1.4 促进思想教育 | 第36-37页 |
4.2 新媒体在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应用 | 第37-39页 |
4.2.1 思想层面:美育到德育的内容引导 | 第37-38页 |
4.2.2 机制构建:公共艺术教育的媒介搭建 | 第38页 |
4.2.3 技术层面:公共艺术教育的媒介手段 | 第38-39页 |
4.2.4 生活层面:公共艺术教育与生活的联系 | 第39页 |
4.3 对新媒体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考察 | 第39-43页 |
4.3.1 考察思路 | 第40页 |
4.3.2 过程考察 | 第40-41页 |
4.3.3 考察方式 | 第41-43页 |
5 新媒体在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发展前景 | 第43-49页 |
5.1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发展趋势 | 第43-45页 |
5.1.1 突破教学时空 | 第43页 |
5.1.2 师生关系变化 | 第43-44页 |
5.1.3 个性化教育 | 第44页 |
5.1.4 促进创新 | 第44-45页 |
5.2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契机 | 第45页 |
5.3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公共艺术教育的挑战 | 第45-48页 |
5.3.1 教育议程设置的困难加大 | 第46页 |
5.3.2 教育鸿沟差距拉大 | 第46-47页 |
5.3.3 教育效果的评估问题 | 第47页 |
5.3.4 媒介素养教育更紧迫 | 第47-4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6 总结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7页 |
附录一 图录 | 第57-59页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9页 |